小兒濕疹容易和什么癥狀混淆
1、中醫(yī)診斷標準:嬰兒濕疹又稱奶癬,濕瘡。是以皮膚紅斑粟粒樣丘疹,丘瘡疹或水皰破潰后出現(xiàn)點狀糜爛、滲液、結痂并伴劇烈瘙癢為特征。
(1)皮損多發(fā)于顏面先自面頰開始繼而延及頭皮亦可泛發(fā)于全身,常有劇烈瘙癢,伴睡臥不安,神情煩躁,且遷延日久。
(2)皮損有濕性、干性之分,濕性者以紅斑、水泡、糜爛、診液為主要表現(xiàn),多見于1—3歲,干性以皮膚干燥、脫屑為主無診液,多見于1歲以上消瘦小兒。
(3)皮損時輕時重,時愈時發(fā),常在發(fā)熱,腹瀉時癥狀突然消失,待熱退,腹瀉時癥候突然消失,待熱退腹瀉停止后皮損出現(xiàn)。
(4)部分患兒和其他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2、西醫(yī)診斷標準:常見過敏性皮疹,皮損多樣,形態(tài)各異,伴有瘙癢糜爛劉滋結痂癥候的皮膚瘙癢,按癥狀可分為診出血、干燥型、脂溢型、濕疹。
3、癥候診斷
(1)濕熱俱盛證滲出型:臨床表現(xiàn)頭面頸液皮損以紅斑丘疹水皰,脂水滲溢明顯繼而結痂,瘙癢,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脈滑數(shù)。
(2)脾虛濕盛證脂溢型:皮損以大片紅斑、丘疹,覆有油膩性或屑或痂皮皮膚粗糙瘙癢,部分合并消化不良,溢乳,稀溏或完谷不化。
(3)血虛風燥證干燥型:臨床表現(xiàn),皮疹反復疹塊色淡,瘙癢不止,干燥型,皮膚干燥,干燥脫屑,面色無華,唇甲蒼白,伴食欲減退。舌淡苔薄,脈細緩,本病的發(fā)生,內為母體胎火濕熱遺于小兒外為風、濕、熱、邪入侵,并因乳食不當,調護失宜而誘發(fā)。
二、分類:
1、干燥型:濕疹表現(xiàn)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糠皮樣脫屑和干性節(jié)痂現(xiàn)象,很癢。
2、 脂溢型:濕疹表現(xiàn)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后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后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3、滲出型:多見于較胖的嬰兒,紅色皮疹間有水瘡和紅斑,可有皮膚組織腫脹現(xiàn)象,很癢,抓撓后有黃色漿液滲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軀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繼發(fā)皮膚感染。
小兒濕疹和成人濕疹,本質上是一回事。但小兒濕疹,包括嬰兒濕疹和幼兒濕疹的疹型與成人濕疹不完全一樣。
嬰兒濕疹見于臉上的多。輕的(干性)只有紅斑、丘疹。重的(濕性)則有水皰、糜爛、滲水、結痂。一般在3~4歲后逐漸痊愈,大部分人不復發(fā),少部分人會反復發(fā)作。
幼兒濕疹由嬰兒濕疹延續(xù)而來;或嬰兒期未發(fā)病而到幼兒期才起病。幼兒濕疹病期較長,疹型比嬰兒濕疹復雜,除紅斑、水皰、糜爛、結痂外,還有丘疹、小結節(jié)、小風團和苔蘚化。皮疹更癢,血痂、抓痕也多。好發(fā)部位常不在面部而在四肢屈側和皺褶部,如腋窩、肘窩、腹股溝等處。皮疹多半干燥,抓后易合并化膿感染。
小兒濕疹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小兒濕疹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濕疹
- 異位性皮炎
- 新生兒淚囊炎
- 精神發(fā)育遲緩
- 病因濕疹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濕疹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濕疹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濕疹要怎么預防?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皮膚試驗 、 激發(fā)試驗 、 鼻前庭 、 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
[最常用的藥物]
- 病因異位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異位性皮炎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異位性皮炎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異位性皮炎要怎么預防?
- 癥狀異位性皮炎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異位性皮炎如何鑒別?
- 治療異位性皮炎怎么治療?
- 找藥品異位性皮炎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皮膚試驗 、 尿維生素B6(VitB6) 、 被動轉移試驗
[最常用的藥物]
- 病因新生兒淚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新生兒淚囊炎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新生兒淚囊炎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新生兒淚囊炎要怎么預防?
- 癥狀新生兒淚囊炎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新生兒淚囊炎如何鑒別?
- 治療新生兒淚囊炎怎么治療?
- 找藥品新生兒淚囊炎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鼻淚管內鏡 、 眼外部檢查 、 血常規(guī)
[最常用的藥物]
[看病掛什么科]
[最常用的藥物]
小兒濕疹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關注排行榜
小兒濕疹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