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病人在無明顯客觀因素或充分根據(jù)的情況下,擔心發(fā)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現(xiàn)為搔首頓足、怨天尤人,有大禍將臨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終日,即使多方勸解也不能消除其焦慮。
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疾病,發(fā)作之后就完全好了,不會引起大腦退化,間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樣生活、工作。
對于多重人格的治療應該采用格式塔療法。只要把那部分固著在創(chuàng)傷經驗上的自我激活,讓其重新開始成長,達到自我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那么人就會恢復活力和靈性。
夢也是意識流。有一種觀點認為,夢類似于電腦的脫機清理。當你關電腦時,電腦會自動清理掉一些信息,使電腦保持“干凈”。夢也有這樣的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做夢(見于慢性酒精中毒),會出現(xiàn)精神異常。
經典精神分析的重點在階段5,來訪者反思,治療師趁機予以解釋(把他的問題與童年經歷聯(lián)系起來),使其產生領悟。大多數(shù)來訪者領悟了,癥狀就消失了。所以,弗洛伊德認為,渡過了階段5,自然就會進入階段6。
不要輕易說別人不好,應該說他和你不合適。如果別人說你不好,也不要認為他真的覺得你不好,他的意思其實是你和他不合適。好不好是對人的評價,合適不合適是對關系的判斷。
過程和結果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痛苦的過程并非都能帶來滿意的結果。換句話說,痛苦的過程可能會帶來滿意的結果,也可能會帶來不滿意的結果
一個來訪者如果非??释还睬?,說明他還沒有達到神經癥水平,而是處于精神病水平或邊緣狀態(tài),不適合父親式的經典精神分析,應該采用母親式的客體關系精神分析和自體分析。
也有一些人不太容易受身份和角色的影響,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這種人覺性比較好,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使用的面具時刻保持覺察,隨時可以進去或出來。
我是一家心理醫(yī)院的醫(yī)生。一天下午,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走入我的診室,說要跟我談一談他的問題。在得到我鄭重承諾,決不把他的事告訴任何人之后,他給我講述了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