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一定是有底線的
有這樣一個航空廣告:
在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家長先快速地為自己戴上氧氣罩,然后再給孩子戴上。
這樣的行為是為了避免在快速失氧的情況下,大人還沒替孩子帶好,自己就先暈了,導致大人小孩都沒救的嚴重后果。
它告訴旅客,在幫助他人之前,應先戴好自己的氧氣罩。
愛默生說過一句話:“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你可以善良,你也應該善良,但是你的善良必須是有底線、有原則的。
幫助別人的前提是,先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再說國外一個很有名的案例:
美國媽媽J,她的孩子差點被綁架。
一天,J突發(fā)疾病,要上醫(yī)院,把幾個孩子留在醫(yī)院的凳子上,讓他們等候鄰居來接。
在鄰居趕來的時間里,有幾個陌生人走近孩子,請求他們幫忙。
幸好,她的孩子記得他們家的“善良底線”——強者(成人)不會向弱者(孩子)求助,只會向同為強者(成人)的存在求助,因而拒絕跟他們走。
無法在從公共場所將孩子騙走的陌生人只好離開。
這些情況,不必善良
對孩子說,在對別人善良之前,可以先自我詢問:
①為什么是選擇求助于我,而不是其他人?
②幫助此人,幫助此事,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
③幫忙此人此事,途中、事后,是否存在未知風險?
如果三個疑問,有其中一個存疑,都不要輕易行動。
以下這5種情況,請不必善良。
1.你弱他強,請不必善良
如果一個健康的陌生成年人讓你幫忙提東西/撐傘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我希望你拒絕;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應該向另一個成年人求助,而不是作為孩子的你。
2.對方提出讓你進入封閉空間時,請不必善良
無數(shù)的罪惡,都在封閉的空間里發(fā)生,因為在公共場所,他們會有顧忌。所以,當有陌生人邀請你送她回家,請你到她家里,一定要拒絕。
3.面對長期尋求幫助的懶惰者,請不必善良
有些人會習慣你的付出,他會漸漸把你的善良幫助視為理所當然。面對這樣的人,你可以停止你的善良。
4.生命危急關頭,請不必善良
當出現(xiàn)天災人禍時,你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離開危險的地方,再通知警察或其他的大人。
5.不要混淆同情心和愛情
女兒,以后或許會遇到一個落泊的男人,你想幫助他,拯救他,想愛他。但你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同情他,還是愛他?
孩子,我希望你做一個善良而智慧的人,爸爸媽媽并不多希望你出人頭地,只愿你:一生平安。
一生的路那么長,爸爸媽媽的手臂夠不著,未來的路還得你自己走。
但你一定要記?。?/p>
這世界好人很多,但壞人同樣也不少,請管好你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