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我接診了一個面容憔悴的56歲男性“胃痛”患者。
他于半年前感到左上腹不規(guī)則隱痛,并時常有噯氣,反酸、飽脹等癥狀。
先后做了胃鏡檢查和碳-13呼氣試驗,發(fā)現(xiàn)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長期服用了蘭索拉唑、莫沙必利、鉍劑、等治療胃病的藥物,然而消化不良癥狀并未見明顯減輕,而且上腹部疼痛越來越厲害,有時連腰背都開始疼,體重急劇也下降了將近30斤。
根據(jù)經(jīng)驗,我高度懷疑胰腺疾病,說服他做了腹部增強CT掃描,結果正如所預料的那樣,他并不是所謂的“胃痛”,其實患了胰腺癌!
今天就簡單談談胃病與胰腺疾病的鑒別,希望能讓您提高警惕。
超過60%的患者被誤診為胃病,缺乏早篩手段
胰腺,是“隱居”于我們身體上腹部深處的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器官,是人體第二大消化腺,器官雖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說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與生命息息相關。在整個消化道內,胰腺也是最重要的分泌腺之一,兼有內外分泌的雙重功能。
胰腺的內分泌功能是通過胰島分泌各種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抑素等激素來實現(xiàn)的,參與人體的生長調節(jié)和物質代謝,最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調節(jié)血糖。
胰液則是胰腺外分泌的產(chǎn)物,由胰腺腺泡和導管系統(tǒng)共同產(chǎn)生,正常人體每日分泌1-2升胰液,其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堿性液體,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起“主角”作用!
故而,一旦胰腺有了問題,常常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消化功能的障礙,尤其是胃部的不適。
胰腺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僅有輕微腹脹腹痛,超過60%的患者會被誤診為胃病、慢性膽囊炎等,以至于貽誤了治療時機。
再者,因為與其他腫瘤不同的是,胰腺癌至今還找不到敏感特異的腫瘤標記物。
另外胰腺癌預防和檢查沒辦法像普通胃鏡、腸鏡一樣的可以直接看到長在消化道內的癌前病變,在早期發(fā)現(xiàn)上更為困難。
目前還沒有找到在早期檢測胰腺癌的方法。胰腺癌是通過成像技術被診斷出,通常是在胰腺中發(fā)現(xiàn)腫塊或導管擴張之后。所以,當出現(xiàn)黃疸、脾腫大等癥狀時,我在門診發(fā)現(xiàn)的胰腺癌患者中,超過80%已處于中晚期,5年存活率幾乎為0。
用于檢測胰腺癌的方法包括CT掃描和超聲。成像結果有助于臨床醫(yī)生確定癌癥的類型和擴展,也可用于評估治療的選擇。
如果在胰腺中沒有發(fā)現(xiàn)可見的腫塊,醫(yī)生還可以使用其他醫(yī)療技術,例如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該技術結合了x射線和內窺鏡,內窺鏡用于能注射增強x射線圖像的染料。盡管在外科手術之前不需要活檢,但在使用輔助治療之前通常是需要的。
被稱為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只有5%!
胰腺癌,可能并不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卻是常見的、惡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5位。其起病兇險,侵襲性強,病程短、進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僅為6個月左右,約3/4的患者在確診后1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
胰腺發(fā)生癌變的幾率不高,我國胰腺癌年發(fā)病率為5.1/10萬,較20年前大幅升高。
近年來,在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終以低生存率高居榜首。
胰腺癌的分類中,其中以“導管胰腺癌”惡性程度極高,患者確診后一年死亡率高達95%—98%,也就是說95%左右的導管胰腺癌患者從確診到去世不到一年時間,能活過5年的微乎其微。
胰腺癌的平均患病年齡為63歲,男性略高于女性,一般40歲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極少,但近年的統(tǒng)計顯示:
年輕的胰腺癌病人較10年前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后更差。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條件改善和人口的老齡化,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的趨勢,已經(jīng)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當之無愧的“癌中之王”。
盡管胰腺癌的診治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誤診,但其預后仍不樂觀,半數(shù)病人死于診斷后5個月內,手術切除后除少數(shù)專業(yè)性醫(yī)院和專業(yè)醫(yī)生外,多數(shù)報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間,總體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
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雖然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發(fā)病的確切原因,但有以下危險因素與胰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
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煙、飲酒、咖啡、肥胖
吸煙是目前唯一被公認的、對胰腺癌發(fā)病有確定作用的危險因素。,吸煙量的多少與胰腺癌的發(fā)病呈正相關。
長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會直接損傷胰腺組織,目前已證實,酗酒可以誘發(fā)胰腺炎,反復發(fā)作可能誘發(fā)癌變;
另一方面,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胰腺,在組織損傷的同時,為胰腺癌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條件。
此外,國外有研究認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險性將顯著增加。
二、飲食結構不平衡:高脂肪、高能量;缺乏蔬果
胰腺癌也被稱為“富貴癌”,超重、肥胖人群的發(fā)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會在體內轉化,形成環(huán)氧化物,從而誘發(fā)胰腺癌。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結果,認為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險性,而通過攝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可預防33%-50%的胰腺癌發(fā)病率。
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飲食以及果汁、綠茶等綠色飲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們可以防止細胞受損,甚至使受損的細胞修復。因此,可能有預防胰腺癌的作用。
植物性食品中的纖維和維生素C也可能有保護作用。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喜歡吃口味好的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不吃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暴飲暴飲,不僅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還會增加腸癌等其他癌癥的風險。
三、疾病因素:糖尿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異常作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爭論,爭論的焦點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個早期癥狀或并發(fā)癥,還是致病因素,目前贊成其為病因的占優(yōu)勢。
尤其是那些突發(fā)的無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應該作胰腺癌篩查。
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可增加胰腺癌的發(fā)病危險,特別是血清幽門螺桿菌CagA抗體陽性者胰腺癌危險性為血清幽門螺桿菌CagA抗體陰性者的2倍。
四、手術史:膽囊切除
胰腺癌發(fā)病可能與切除膽囊有關,有報道說膽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發(fā)生胰腺癌的危險性超過70%。實驗證實膽囊切除術后可以引起體循環(huán)中縮膽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進嚙齒類動物發(fā)生胰腺癌。
五、遺傳因素:
家族性、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性多發(fā)性黑色素瘤綜合癥、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P-J綜合癥、遺傳性胰腺炎
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10%~20%的胰腺癌具有家族史,親屬患病危險約增高3-5倍,若家族中有2例以上胰腺癌,其一級親屬患胰腺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高約18倍左右。
此外,胰腺癌還與幾種高度特征性遺傳綜合征相關,包括遺傳性胰腺炎、家族性多發(fā)性非典型丘狀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綜合征等。這些綜合征常伴有生殖細胞的某些基因突變。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20本品能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反酸等癥狀,適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反流性食管炎等酸相關性疾病的抗酸治療。
健客價: ¥18清熱燥濕,行氣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癥見脘腹隱痛、飽脹反酸、惡心嘔吐、嘈雜納減;淺表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51.慢性胃炎。 2.與胃酸有關的胃部不適應癥,如:胃痛、胃灼熱感(燒心)、酸性噯氣、飽脹等。
健客價: ¥20.5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癥見胃灼痛,反酸、燒心、飽脹、早飽、惡心、嘔吐等。
健客價: ¥33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定痛。用于胃疼,脹滿,痞悶,納呆,噯氣,燒心。
健客價: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