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4穴,排出一身寒氣
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項部下端,第7額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領部稍微向前傾,往項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有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俯臥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l.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曰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行氣活血,祛除頸部寒氣。
灸腎俞穴
位置:腎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卜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左右腰骨最高點連線與脊椎巾線的交點附近為第4腰椎,向上數(shù)到第2塍椎卜方的凹陷處旁開1.5寸(2橫指寬)就是腎俞。
施灸方法:叫旋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l.5~3J覃米,左存方向平行往復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
施灸時間:每曰灸l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度。
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滋陰補腎。
灸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前端與足跟連線的前處,左右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溫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快1.5~3厘米施灸。
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20~30分鐘。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祛除下肢的寒氣。
灸風門穴
位置:風門穴位]二第2胸椎下旁丌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從大椎穴向下數(shù)到第2個凹洼,左右各旁2橫指寬處就是風門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施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祛除風寒。
艾灸的排寒反應
體內(nèi)寒邪重的人,在艾灸一段時間后,會感覺體表非常冷,穿多厚的衣服還是感覺冷,那么就是臟腑的寒邪再向體表移動,這個時候就是寒涼的,不要以為這樣不好,有了寒涼,在逐漸艾灸的時候,你才會體會到慢慢熱起來。
這個網(wǎng)友就是這樣的體會,我也有過這樣的體會,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曾經(jīng)寫過多次,再一次告訴大家,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很正常,是體內(nèi)寒邪在外排的一種表現(xiàn)。
當然這種表現(xiàn)人與人不同,有的人排幾天就感覺漸熱,而有的人寒重,會很久才感覺漸熱,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不要氣餒,堅持下來,就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
艾灸內(nèi)關,專治腸胃敏感
穴位:左側(cè)內(nèi)關穴
方法:點著艾條,對著左側(cè)內(nèi)關穴灸。注意距離,要以溫熱為度,不要燙傷了皮膚。
有些人的腸胃相當敏感,飲食稍微不注意,偶爾吃點涼的、酸的、辣的,立刻就腹痛、腹瀉。遇到這樣的病人,我一般都是用艾灸左側(cè)內(nèi)關穴的方法來處理,標本同治,讓他們從此擺脫這種煩惱。
內(nèi)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絡穴,也是中醫(yī)治療胃痛和腹瀉的常用穴位,從古用到今,效果都不錯。
最初我想起使用這個方法,是因為它在醫(yī)理上可行,后來,我給多個腸胃敏感的患者治療,他們有的是疾病剛起,有的是腹瀉多日未見好轉(zhuǎn),有的甚至是多年腸胃敏感,用盡中藥西藥、土法偏方,還是久久不愈。但不管哪種情況,我都用艾灸內(nèi)關穴的方法來處理,所有人都是艾灸一次即好。
當然,大家也不必非得到腸胃不舒服的時候才想起它,平時沒事就按摩按摩這個穴位,也有預防腸胃過于敏感的作用。
肚子里經(jīng)常咕嚕響,這樣灸
穴位:神闕穴(肚臍)
方法:清艾條點著,對著肚臍灸,以溫熱為度。每天一次,每次一根清艾條,多則三五次,少則一次,肚子就不會怪叫了。
如果您肚子里經(jīng)常咕嚕咕嚕地響,感覺有點像打雷,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腹中雷鳴之癥。正常情況下,胃腸蠕動的聲音我們是聽不到的,但是如果吃了生冷的東西刺激了胃腸,造成胃氣紊亂,肚子里便會發(fā)出這種怪音。我曾經(jīng)給一些有腹中雷鳴癥狀的朋友治療過,都是采用艾灸肚臍的方法。
這種癥狀通常都是因為吃了太多生冷或別的刺激性食物造成的,是食物中的寒氣傷了腸胃,而除寒當然要用火。還有,位于肚臍的神闕穴有絡脈直通腸胃。因此,用清艾條灸肚臍,就能夠除去腸胃內(nèi)過多的燥氣或寒氣,治愈腹中雷鳴這種怪病。
我有一個患者,30多歲,有一段時間總是腹瀉、肚子里咕嚕咕嚕地叫,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結(jié)腸炎,多方治療效果都不大。有一天,他不僅腹瀉,肚子咕嚕咕嚕地叫,還腹脹如鼓。在他給我打電話求救時,我突然想起這個治療方法來,于是讓他去買3根清艾條,每天點一根對著肚臍灸。別說,這方法還真靈,他才灸了兩根,病就好了。半年后再見到他,容光煥發(fā),氣色好得不得了。他得意地告訴我說,家里現(xiàn)在還有一根清艾條呢!
后腦勺冒涼風怎么回事
有一位灸友反應說,近幾天醒來后感覺后腦勺涼颼颼的很難受,像是濕氣、寒氣聚集在后腦勺一樣。
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其實也是寒氣入侵腦部和肩頸的現(xiàn)象。
如果想把后腦勺的寒氣排除,有三種方法:
1、在局部隔姜灸,用大姜片和大艾柱,每天艾灸5-8壯,大約的時間是30分鐘左右。
2、買一個帶齒如木梳樣的刮痧板,每天自己用它刮痧若干次,這樣就會給病邪以出處了。
3、在大椎穴放血,引寒外泄,在大椎穴用一次性放血針點刺3-5下,然后拔罐在艾灸,這樣就會把寒氣逼出體外。(本步驟需要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操作,個人勿嘗試)。
活血化瘀。
健客價: ¥39活血化瘀。
健客價: ¥117溫通經(jīng)脈、驅(qū)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jié)、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9溫通經(jīng)脈、驅(qū)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jié)、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5主要用于對患者泌尿系統(tǒng)引流、導尿。
健客價: ¥29無。
健客價: ¥39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活血化瘀。
健客價: ¥168見說明書。
健客價: ¥319見說明書。
健客價: ¥13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9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7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15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7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49見說明書。
健客價: ¥169活血化瘀。
健客價: ¥219見說明書。
健客價: ¥19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3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0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59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8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99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39彌凝用于治療中樞性尿崩癥。服用彌凝后可減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滲透壓,減低血漿滲透壓,從而減少尿頻和夜尿。 彌凝用于治療六歲或以上患者的夜間遺尿癥。
健客價: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