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路是拳的基礎,拳理是對拳的理解,拳勢是對拳的感悟。
循著這條路,走了幾十年了,想就太極拳作一個梳理,不知道能不能達到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個人對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的一個膚淺的理解。
從拳路上講楊式太極拳更趨向綿綿不斷,柔中韻剛的勁路理念。動作更適于大眾化普及,更適于強身健體的修煉。它適中的步伐,穩(wěn)健的身法以及合理的開闔,把太極拳推向了一個高度,使它成為現代大眾易于接受的一個拳種。其舒展大方,中定,八面支撐,守中的理念更全面闡述了內家拳的特點。
按我對楊式太極拳的理解:在行架的過程中做到以下五個方面,應該算是太極拳基本入門了。
——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氣沉丹田。這是要領,也是規(guī)矩。隨著動作的不斷熟練,是應該可以達到的。不斷把動作記憶變?yōu)樯眢w記憶,從不自然到自然,從不放松到不斷放松從松到沉,到輕,到靈有一個反復提高的過程。從勁到凈,到靜,不斷把練拳從一個境界推向更高境界,這個進程是我們有恒堅持的結果。
拳理——是我們對拳的理解,這個理解就是對拳法使用的理解。有的人說我們不是為了技擊,懂不懂拳理并不重要,架子做對了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對拳理的認識實際是對陰陽的理解,對虛實的加深。太極拳的陰陽虛實是練太極拳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斷的理解才能使我們拳打得虛實分明,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處處有虛實,虛實在處處。進而使動作不斷精益,使體格鍛煉更加全面完整。由活動變?yōu)檫\動,由運動上升到修持。推動經脈的疏通,陰陽的平衡,意識的達位,境界的提高,真正達到身心的提升。練和悟的有機統(tǒng)一才能發(fā)揮打太極拳的功效,沒有做到這些,太極拳只能停留在操的位置上,沒有練到就無法悟到,有悟有練才能使我們太極拳達到一定高度進而極大地提高身心健康,養(yǎng)生鍵體,延年益壽。
拳勢——從一個角度講就是八法,五行,十三勢。
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
太極拳的每個式都是圍繞著這十三勢展開的。應該講還有上下勢,太極拳路中起勢和提手上勢就是上勢,下勢有一個單獨的下勢和收勢組成。為什么沒有加進去,我不得而知,望有識之士能指教。剩下的應該都是式了。
怎樣理解“勢”我認為還有一個勢趨,這個趨勢就是:綿綿不斷勁連著,似斷非斷意連著,斷連頓挫勢連著。
拳可教,勢不可傳,這里的勢,實際是一種氣質。人有氣質,拳也有氣質,這種氣質是每個人對拳的感悟,對拳路的理解,根據各人骨骼,身架,身體條件,動作偏向所反映的一種內在外相的表達。所以人的氣質不同,拳的勢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循著對拳路、拳理、拳勢的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打出和別人不同的太極韻味和風格。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意、氣、神的感悟不同,使我們今天太極園地百花齊放。相信太極拳在新時期會有更大、更深、更廣的發(fā)展。
由于熱愛,我期待,我知行,我踐行我的太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