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道播散 應該做什么檢查
1.痰結核菌檢查 為確診肺結核最特異性方法。厚涂片抗酸染色鏡檢快速簡便,陽性率高,假陽性少,為目前普遍推薦。痰抗酸桿菌陽性提供初步診斷。據(jù)估計痰涂陽性其結核菌最低濃度為10個/ml,50%~80%肺結核患者痰涂陽性。結核菌培養(yǎng)可以與其他抗酸桿菌得以鑒別,除非已經(jīng)化療者偶可出現(xiàn)涂片檢查陽性培養(yǎng)檢查陰性,在未治療的肺結核培養(yǎng)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涂片檢查。培養(yǎng)菌株進一步作藥敏測定,可為治療特別是復治提供重要參考。涂陽(涂片檢查陽性)病例化療7~10天內對實驗室結核菌生長極少影響,而僅有極少量排菌的涂陰(涂片檢查陰性)病例化療迅速影響培養(yǎng)結果,故必須在化療開始前留取標本。在無痰和不會咳痰的低年兒童清晨抽取胃液檢查結核菌,必要時仍是一種值得采用的方法。在成人應用霧化導痰或經(jīng)氣管穿刺吸引采樣,亦是可供選擇的采樣方法。結核菌培養(yǎng)的最大缺點是生長緩慢,需要4~6周才見菌落,若連續(xù)作藥敏檢測則需3~4月之久,而且還存在陽性率尚欠理想和難于標準化等問題。由于結核菌DNA合成所需酶的結構異常,長期來關于快速培養(yǎng)的研究均無突破。目前應用Bactec460TB系統(tǒng)解決了結核菌快速檢測的難題。這采用含放射性14C棕櫚酸為底物的7H12分枝桿菌培養(yǎng)基,當檢測標本接種于該培養(yǎng)基后,若有分枝桿菌存在,則其代謝產物與底物作用生成14CO2后者送入電離室,并自動顯示測定結果。加入NAP(P-nitro-acetylamino-β-hydroxypropiophenone)藥物便可與非典型分枝桿菌相鑒別。此系統(tǒng)亦可進行抗結核藥物的敏感性測定。多數(shù)應用表明,Bactec系統(tǒng)用于分枝桿菌的檢測平均9天、結核菌鑒別5天、藥敏試驗6天即能完成,便檢測時間顯著縮短,與常規(guī)方法符合率極高。其缺點是設備及試劑昂貴,而且可能低估耐藥性。老年人結核誤診率高,病變范圍較廣,易形成空洞,故痰查結核菌陽性率較高,可高達85.9%。
2.結素試驗 結素是結核菌的代謝產物,主要成分為結核蛋白,從液體培養(yǎng)基生長的人型結核菌濾液制備而成。舊結素(OT)抗原不純,可引起非特異性反應。純蛋白衍生物(PPD)優(yōu)于OT,以硫酸作沉淀制成的PPD-S經(jīng)WHO定為哺乳類國際標準結素,而WHO委托丹麥生產的定名為PPF-RT-32(加Tween80穩(wěn)定劑)的結素為國際上所廣泛采用。但是PPD抗原仍然比較復雜。結素試驗常用皮內注射法。以0.1ml結素釋液于左前臂內側皮內注射,使局部成皮后,48~72h觀察和記錄結果。不同結素制劑0.1ml的相應效價和含量見表1。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一般均以5TU為標準劑量。結果判斷以72h局部腫結直徑大小為依據(jù):≤4mm陰性(-),5~9mm弱陽性反應(+),10~19mm中度陽性反應(++),≥20mm或雖然不超過此直徑但不水皰,壞死,為強陽性反應(+++)。短期重復試驗可引起復強效應,故臨床應用直接采用標準劑量,不主張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重復試驗。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率低且≥70歲者更低僅10%左右。

3.血清學診斷 發(fā)展無創(chuàng)性新診斷技術一直是臨床和流行病學的迫切需要。ELISA檢測血清抗結核IgG抗體的免疫學技術有不少研究,但體液免疫在結核病的意義尚不清楚,結核菌抗原復雜,抗體種屬特異性不易確定,仍有待制備出特異性抗原的單克隆抗體,才能提高ELISA免疫學技術在結核病診斷上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蛟\斷是檢測結核菌DNA遺傳基因,不同于傳統(tǒng)的針對表現(xiàn)型的診斷技術?,F(xiàn)有技術有各種核酸探針,染色體核酸轉印指紋技術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這些技術具有敏感性和特異性高、快速、不依賴培養(yǎng)、便于檢出低活力菌等特點。但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距實用推廣尚須克服不少障礙。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和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預期它將為結核病的診斷開辟新途徑。
4.多數(shù)老年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血沉加快,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患者可有肝功能異常、貧血、白細胞減少等,還可偶見類白血病反應,但缺乏特異性診斷意義。
1.胸部X線檢查 X線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主要手段。對了解病變部位、范圍、性質及其演變和選擇治療具有參考意義,典型X線改變有診斷價值。原發(fā)型肺結核的特征性征象為肺內原發(fā)灶、淋巴管炎和腫大的肺門或縱隔淋巴結組成的啞鈴狀病灶。肺內原發(fā)灶可見于肺野區(qū)后部位,但以上葉下部或下葉上部近胸膜處居多。早期呈滲出性絮狀模糊陰影,干酪性變時則密度增深,但常伴明顯的病灶周圍炎,使邊緣極為模糊,嚴重者可出現(xiàn)急性空洞。病變范圍不定,大者占據(jù)數(shù)個肺段或整個肺葉。淋巴管炎為一條或數(shù)條自病灶伸向肺門的條索狀陰影,邊緣常較模糊。腫大淋巴結多見于同側肺門或縱隔,偶爾波及對側,其邊緣或光整(“結節(jié)型”) 或模糊(“炎癥型”),多數(shù)淋巴結腫大時呈分葉狀或波浪狀邊緣。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在X線胸片上表現(xiàn)為散布于兩肺野、分布較均勻、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狀陰影。這種微小結節(jié)透視檢查通常不能發(fā)現(xiàn),病程早期(3~4周前)攝片有時也難以分辨,常因此而延誤診斷。必須攝取高質量胸片,或加攝側位片使兩肺細小粟粒互相重疊以便于病灶顯示。亞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粟粒大小和密度不一,多趨于增生型,范圍較局限,一般位于兩上肺。繼發(fā)型肺結核的X線表現(xiàn)復雜多變,或支絮片狀,或斑點(片)結節(jié)狀,干酪性病變密度偏高而不均勻,常有透亮區(qū)或空洞形成。肺結核空洞又有“無壁”空洞(急性空洞)、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張力性空洞、慢性纖維空洞等不同形態(tài)。一般說肺結核空洞洞壁比較光整,液平少風或僅有淺液平。病期稍長則同時出現(xiàn)纖維化或鈣化灶。慢性繼發(fā)型肺結核的特征性X線征象是多形態(tài)病灶的混合存在,好發(fā)于上葉尖后段或下葉尖段,具有診斷意義。但是X線診斷肺結核并非特異性,而且受讀片者水平和經(jīng)驗,以及肺結核X線表現(xiàn)多變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當病變位于非好發(fā)部位或分布不典型而又缺乏特征性形態(tài)時,定性診斷十分困難。
2.胸部CT 對于X線胸片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或表現(xiàn)不典型的病例,應行胸部CT檢查,可以現(xiàn)微小或隱蔽性病變,了解病變范圍及組成。
血道播散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血道播散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老年人肺結核病
- 膿毒癥
- 病因老年人肺結核病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老年人肺結核病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老年人肺結核病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老年人肺結核病要怎么預防?
- 癥狀老年人肺結核病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老年人肺結核病如何鑒別?
- 治療老年人肺結核病怎么治療?
- 找藥品老年人肺結核病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漿膜腔積液 、 胸部CT檢查 、 結核菌檢測 、 痰液病原體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 病因膿毒癥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膿毒癥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膿毒癥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膿毒癥要怎么預防?
- 癥狀膿毒癥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膿毒癥如何鑒別?
- 治療膿毒癥怎么治療?
- 找藥品膿毒癥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yǎng) 、 血常規(guī)
[最常用的藥物]
血道播散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h3>
患者關注排行榜
血道播散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