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癥
(一)發(fā)病原因
1.局部原因
(1)特殊感染:外陰陰道白色念珠菌陰道炎和滴蟲陰道炎是引起外陰瘙癢最常見的原因。陰虱、疥瘡也可導致瘙癢。蟯蟲病引起的幼女肛門周圍及外陰瘙癢一般在夜間發(fā)作。
(2)鱗狀上皮細胞增生:以奇癢為主要癥狀,可伴有外陰皮膚發(fā)白。
(3)藥物過敏或化學品刺激:肥皂、避孕套、苯扎溴銨等可因直接刺激或過敏而引起接觸性或過敏性皮炎,出現外陰瘙癢癥狀。
(4)不良衛(wèi)生習慣:不注意外陰局部清潔,皮脂、汗腺、經血、陰道分泌物、甚至尿、糞浸漬,長期刺激外陰可引起瘙癢;經期衛(wèi)生巾.平時穿不透氣化纖內褲均可因濕熱郁積而誘發(fā)瘙癢。
(5)其他皮膚病變:擦傷、尋常疣、皰疹、濕疹、腫瘤等均可引起外陰刺癢。
2.全身性原因
(1)糖尿?。河捎谔悄驅ν怅幤つw的刺激,特別是伴發(fā)外陰陰道念珠菌病時,外陰瘙癢特別嚴重。不少患者均是先因外陰瘙癢和發(fā)紅而就醫(yī),經過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糖尿病。
(2)黃疸,維生素A、維生素B缺乏。貧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現外陰癢時,常為全身瘙癢的一部分。
(3)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亦可出現包括外陰在內的全身皮膚瘙癢。
(4)妊娠期和經前期外陰部充血,偶可導致外陰瘙癢不適。
(5)不明原因外陰瘙癢:部分患者外陰瘙癢十分嚴重,甚至萌發(fā)自殺念頭,但找不到明顯的全身或局部原因。目前有學者認為此可能與精神或心理方面因素有關。
(二)發(fā)病機制
瘙癢的定義為能引起搔抓愿望的一種不適的感覺。瘙癢發(fā)生于皮膚的淺層、黏膜、上呼吸道和結合膜。多形性的c神經纖維末梢是瘙癢的感受器,能被很多種類被稱為致癢原的物質刺激,而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傳人同側的脊髓后根神經節(jié)。在那里與二級神經元形成突觸連接,然后二級神經元跨越至對側脊髓丘腦前束,到達丘腦后腹神經核,然后經過內囊到達中央后回的體感皮質。小腦皮質能夠對瘙癢進行整合和下調。瘙癢也可以起始于中樞。某些中樞系統(tǒng)的疾病如創(chuàng)傷、中風、腦膿腫、腫瘤和多發(fā)性硬化等都能誘發(fā)瘙癢。瘙癢的發(fā)生基本上是由化學介質如組胺、激肽和蛋白酶等的釋放而引起,其中蛋白酶的作用尤受重視。這種蛋白酶在表皮、血液、細菌及念珠菌中都有存在,由于創(chuàng)傷或其他原因可在組織中釋放活化,導致皮膚瘙癢的發(fā)生。組胺是引起瘙癢的最常見的瘙癢介質,但并不是所有的瘙癢都與組胺有關,很多疾病引起的瘙癢抗組胺藥治療無效,可見不同的疾病引起瘙癢的機制不同。最近研究發(fā)現很多化學分子與瘙癢的發(fā)生有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