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經絡養(yǎng)生療法與普通的療法區(qū)別于:第一,從手法上,普通的洗腳、按摩治療只能到達皮、脈、肉,而經絡療法則可在此基礎上深入到筋、骨層;第二,從療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達到放松效果,而經絡療法則可達到醫(yī)療效果,有病治病,無病防病。作為養(yǎng)生之道,我擇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經絡穴位養(yǎng)生方法介紹,這些穴位的具體位置可以在經絡圖譜中找到。
一、點按風府穴:雙掌掌根貼于耳后,雙手中指彎曲以指尖點按頭后正中線的風府穴約1分鐘,力量適中。風府為督脈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頸疼痛,預防中風。
二、點百會、四神聰:雙掌掌根貼于頭的兩側,然后以雙手中指指腹依次點按頭頂百會穴及四神聰穴,約1~3分鐘,力量適中。百會為督脈穴,四神聰為外經奇穴,頭為諸陽之會,常點按此二穴,可防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脫肛、陰挺等。
三、點印堂:以雙手中指指尖點按雙眉中間印堂穴,約1分鐘。印堂為經外奇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前額頭痛、鼻衄、鼻淵等。點太陽:以雙手中指指腹分別點、揉兩側太陽穴,點法和揉法結合,約1分鐘。太陽為經外奇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痛、目疾諸癥。
四、上肢點穴按摩: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沖穴及小指的少沖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點按合谷穴、列缺穴、內關穴,也可點按左、右手的十宣穴。換左手指點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五、下肢點穴按摩:以雙手中指指腹分別點、揉兩側足三里穴和委中穴,點法和揉法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