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
“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
一候:“元鳥”即“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子,燕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來還識舊巢泥”。
二候:陰陽相薄為雷,雷為振,為陽氣之聲,春分后出地發(fā)生,秋分后入地無聲。
三候:電閃雷鳴,春雨不再瀟瀟,已是“花落知多少”了。
春分節(jié)氣飲食起居養(yǎng)生
衣物增減有度
春分日夜溫差較大且仍不時會有寒流侵襲,雨水較多,甚至陰雨連綿,患者易出現(xiàn)關節(jié)酸痛,而風濕病患者也在此時易復發(fā)加重。此時要注意“勿極寒,勿太熱”,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類風關等老病人此時尤不可大意。
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
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所以春天重在養(yǎng)肝。春天養(yǎng)肝的目的在于協(xié)調肝的陰陽平衡,在中醫(yī)里,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和山藥就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由于肝氣旺,易克脾土,雨水較多,易生濕,飲食方面忌大熱大寒并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
吃春筍也是春天的一個好選擇,有一種生發(fā)之氣,能夠鼓舞肝膽。春筍在藥理上依舊是偏于寒涼,但它有一種生發(fā)之氣,能夠鼓舞肝膽。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筍的做法:
春筍燜豆腐
食材:春筍、豆腐、香菇、蔥白、白糖、適量鹽
做法:
1、香菇先放在溫水里邊浸泡;
2、春筍洗干凈之后要斜刀切成片狀;
3、豆腐切成較大塊狀;
4、蔥白洗干凈之后切成段狀,放著備用;
5、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切好的春筍放進去焯水一遍,之后撈起來放在碗里備用;
6、泡發(fā)好的香菇去蒂切成兩半即可放著備用;
7、在煎鍋中加入適量油,把豆腐放進去,差不多兩面都煎到金黃色即可撈起來;
8、撈起來之后就將準備好的香菇跟蔥白放進去爆香,差不多了就將備好的筍片放進去,一起均勻地翻炒,加入適量清水跟白糖;
9、接著就將煎好的豆腐放進去,一起翻炒,炒到差不多了就加入適量鹽進行調味,就可以起鍋啦。
小提示:春筍要先焯一遍水,這樣煮出來的口感才不會太澀。
草木萌動,肝火異動
春季養(yǎng)生重在制怒,《內經》說:在春季應該,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逆則傷肝。養(yǎng)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不良的情志會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fā)抑郁癥、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yǎng)生,保持樂觀的情緒,多給予、多包容、以悲憫之心對萬事萬物,益人益己。
春分時節(jié)“艾”養(yǎng)生
《黃帝內經》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說法。說在冬天里如果不收斂內含,藏住精氣,到了春天就會生病。但是在春天里如果不注意養(yǎng)生防病,也會生病的。因此在春季扶住人體正氣,也是十分重要的。
春天對應著人體五臟中的肝。春天是陽氣升發(fā)的季節(jié),如生發(fā)太過或不及都會傷到肝。
肝氣生發(fā),肝陽易升,容易引起頭昏、頭暈、失眠、焦慮、抑郁;
肝木生發(fā)太過,克傷脾土,則可產生一系列的胃腸道問題,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
而肝主筋,肝傷則易致筋脈失于濡養(yǎng),導致頸,肩,腰,腿等部位疼痛、抽筋等等問題;
風為春天的主氣,風邪可以引發(fā)感冒、蕁麻疹等多種疾病。
春分時節(jié)木旺土衰,在春分前后對相應的穴位進行艾灸,可以達到疏肝火而養(yǎng)脾胃的目的。
在這一時節(jié),除了對相應的穴位進行艾灸外,還要注意調整心情,把心態(tài)放平和,以使肝氣調達,脾氣順暢。
成人艾灸穴位:
膽俞、大腸俞、中脘、氣海、陽陵泉
小兒艾灸穴位:
身柱、大腸俞、肚臍、丘墟
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9健脾益胃,化濕消滯。用于小兒厭食癥所見面色萎黃,消瘦神疲,納差腹脹,腹瀉便溏。
健客價: ¥32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20養(yǎng)血安神片(立效):滋陰養(yǎng)血,寧心安神。用于陰虛血少,頭眩心悸,失眠健忘。 舒肝健胃丸(立效):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蛤蚧大補膠囊(白云山):補血益氣,健脾暖胃,祛風濕,壯筋骨。用于男女體弱,頭暈目眩,食欲不振,腰酸骨痛。
健客價: ¥29.9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健客價: ¥10.5健脾益胃。用于老年、小兒及病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黃,腹脹便溏。
健客價: ¥28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健客價: ¥13瀉火,疏肝,和胃。用于肝火犯胃,脘脅疼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
健客價: ¥9舒肝解郁,健脾安神。適用于輕、中度單相抑郁癥屬肝郁脾虛證者,癥見情緒低落、興趣下降、遲滯、入睡困難、早醒、多夢、緊張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納呆、胸悶、疲乏無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膩,脈弦或細。
健客價: ¥54健脾、和胃、化滯。用于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大便溏瀉,體弱無力。
健客價: ¥20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15健脾益腎。用于減輕腫瘤病人術后放、化療副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以及脾腎虛弱所引起的疾病。
健客價: ¥49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11.5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健客價: ¥8清熱解毒。用于實熱火毒所致的急性咽喉炎。
健客價: ¥42健脾和胃,養(yǎng)血安神。用于小兒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型缺鐵性貧血;成人氣血兩虛型缺鐵性貧血。癥見面色萎黃或無華,食少納呆,腹脹脘悶,大便不調,煩躁多汗,倦怠乏力。
健客價: ¥28.5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14疏肝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虛兼濕熱淤滯證。癥見:脅肋脹滿疼痛,脘痞腹脹,胃納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黃等。
健客價: ¥24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7健脾,消食,化積。用于小兒脾胃不健引起的乳食停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面黃肌瘦,大便不調。
健客價: ¥18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15補益氣血,調和陰陽,滋肝腎,健脾胃,強筋骨。用于中老年人身體虛弱,肝腎虧損所致的精神疲乏,頭暈目眩,腰腿酸軟,眼花耳鳴,健忘失眠,心悸,氣短,浮腫,夜多小便等癥。
健客價: ¥62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健客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