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分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543.png
今年的11月8日
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度時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立冬!
那就意味著從這天開始
天氣會越來越冷
寒氣將越來越重
立冬節(jié)氣的起居養(yǎng)生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立冬時節(jié)勞動了一年的人們要利用這一天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中醫(yī)認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極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于侵入,人體將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yǎng)切記“養(yǎng)藏”
立冬當養(yǎng)腎
中醫(yī)認為腎含真陰和真陽,五臟之陰非腎陰不能滋,五臟之陽非腎陽不能養(yǎng)。腎陰為生長發(fā)育的基本物質,腎陽則是活動的基本動力;腎陰是腎陽的物質基礎,腎陽是腎陰的功能表現(xiàn)。
人生于天地之間,稟受陰陽之氣,體內陰陽變化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緊密相隨?!径谖迮K應腎,而體之陰陽根之于腎,因此冬季攝生的重點是調攝腎之陰陽?!?ldquo;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季養(yǎng)腎必須慎防房事,保護住精血。正如《黃帝內經(jīng)》中說的那樣:“冬不藏經(jīng),春必病瘟。”
灸助調攝腎之陰陽
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
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因此扶養(yǎng)正氣貴在溫補脾腎。
中醫(yī)認為,溫補者,莫過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
在這里,“灸”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艾灸。
強腎灸
針對人群:腎陽不足,手腳怕冷,腰酸膝軟,陽痿,早瀉,房事不到10分鐘,脫發(fā),易出虛汗,重者足后跟疼痛等。
主灸穴位:
命門,涌泉,廣元,太溪,足三里,大椎,腰陽關,舉而不堅者,加曲骨穴。
艾灸有6大功效:通經(jīng)活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古人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法虛寒者能補,郁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這說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優(yōu)于針法的。
揉耳增腎陽
長期的診斷觀察表明,當人體有病時會在耳廓上出現(xiàn)反應點。因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醫(yī)的耳針療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別是反應區(qū)進行針刺或理針,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刺耳穴圖上相應的“腎”的部位,也可以起到強腎健身的作用。根據(jù)患者體質和病情不同,除了針刺還有灸法、埋豆、放血、按摩等多種刺激治療形式,特別是對于因腎氣不足所引起的失眠、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搓揉按摩耳廓的療效相當良好。
泡腳活絡
從中醫(yī)的觀點來看,人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jīng)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jīng)的終止處,這條經(jīng)脈之根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它們分別對應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
經(jīng)常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太沖、隱白、太溪、涌泉以及踝關節(jié)以下各穴位,從而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調理臟腑、疏通經(jīng)絡,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臟腑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便秘、脫發(fā)落發(fā)、耳鳴耳聾、頭昏眼花、牙齒松動、失眠、關節(jié)麻木等癥。
提醒:艾灸療法是根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而灸,最好在節(jié)氣當天或前后三天內進行艾灸。
活血化瘀。
健客價: ¥39活血化瘀。
健客價: ¥117溫通經(jīng)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9溫通經(jīng)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5主要用于對患者泌尿系統(tǒng)引流、導尿。
健客價: ¥29無。
健客價: ¥39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钛?。
健客價: ¥168見說明書。
健客價: ¥319見說明書。
健客價: ¥13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9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7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