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一種常見的以患者自覺頭暈、目眩為主要表現(xiàn)的運動錯覺癥狀,而非一個獨立的疾病。眩是眼花或眼前發(fā)黑視物模糊;暈是頭暈,即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wěn)。二者常同時出現(xiàn),故而統(tǒng)稱為眩暈。
輕者可以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惡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煞譃樾D性眩暈和一般性眩暈,旋轉性眩暈多因前庭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的傾倒感覺為主;一般性眩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感覺為主,多見于西醫(yī)的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內耳迷路病(如眩暈綜合征,迷路炎)、腦性眩暈、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官能癥等疾病。做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shù),測血壓,心電圖,電測聽,腦誘發(fā)電位,眼震電圖及頸X線攝片,經(jīng)顱多普勒等檢查可確診,有條件者可做CT、MRI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中醫(yī)學歷代文獻對眩暈論述較多,如《內經(jīng)·至真要大論》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指出眩暈多屬肝的疾病?!逗娱g六書》認為眩暈是因風火為患,有“風火皆陽,陽多兼化,陽主平動,兩陽相搏,則為之旋轉”的論述。《丹溪心法》提出“無痰不作眩”,主張辨治眩暈當以“治痰為先”?!毒霸廊珪窂娬{“無虛不作眩”,當以治虛為主,等等。中醫(yī)學認為眩暈其雖病在清竅,但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常關系密切,歸納起來眩暈不外乎虛實二證,虛證多由患者體質虛弱,憂思過度,心脾兩虛,氣血不能上輸于頭目;或因房事不節(jié),腎陰耗損,不能生精補髓益腦皆可導致眩暈。實證多因情志失調,郁怒傷肝,肝風內動;或體質太胖,濕盛生痰,風陽夾痰上擾以致眩暈。
自古以來針灸就是調治眩暈的主要方法之一,虛證眩暈可取百會、神闕、足三里、太沖、合谷。伴有不寐者加神門;有耳鳴者加聽宮。實證眩暈可選中脘、豐隆、太沖、合谷、印堂。囑患者將所選穴位部充分暴露,取舒適臥位雙眼自然閉合,全身放松,均勻腹式呼吸,消除過于緊張的心態(tài)。常規(guī)消毒后毫針直刺足三里、中脘各1.2寸,太沖、合谷、神門、聽宮各直刺0.8寸,均施以緩慢捻轉手法約1分鐘;毫針直刺豐隆2寸,針尖向上沿皮刺印堂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瀉法。其中足三里穴以針感沿脛骨外側向足部方向傳導;中脘穴以針感向左下腹部方向傳導為佳。留針30分鐘并隔10分鐘加強手法1次,每日1次,15次一個療程。起針后將百會、神闕的位置及取穴方法、施術法教給患者,令患者自行在家施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方法:右手如持筆寫字狀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處,點燃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施灸,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度。每日1次,連續(xù)10次一療程。
方中百會位于巔頂,為督脈經(jīng)穴,督脈又歸屬于腦,百會其深處又為腦之所在。此外,據(jù)中醫(yī)“氣街”理論,“頭氣有街”、“氣在頭者,止之于腦”(《靈樞·衛(wèi)氣》)之訓和“腦為髓海”之古訓可知,百會穴與腦聯(lián)系密切,是調節(jié)大腦功能的要穴。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jīng)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于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jīng)穴,對于調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證明刺激百會穴后能夠改善腦組織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及血流量,使患者腦組織含氧及血流量明顯降低的各項指標得到改善,可升提氣血,充益髓海。
神闕穴為任脈經(jīng)腧穴。任脈為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里,二者皆經(jīng)過臍。此處又為沖脈循行之所,沖脈為十二經(jīng)脈之海,故沖、任、督三脈“一源而三歧”,皆交匯于臍,故神闕為經(jīng)絡之總樞,經(jīng)氣之匯海。加之奇經(jīng)八脈縱橫上下,溝通內外,所以神闕與百脈相通,內聯(lián)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故神闕穴有調理臟腑,扶正祛邪,溫補脾腎,回陽救逆,調理脾胃,理腸止瀉,息風開竅,寧心安神,交通心腎,制約膀胱,溫經(jīng)通絡,祛風除濕,調和氣血,調補沖任的功效?,F(xiàn)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闕穴會使臍部皮膚上的各種神經(jīng)末梢進入活動狀態(tài),以促進人體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發(fā)抗病能力,從而改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組織營養(yǎng),調整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從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膝關節(jié)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該穴五行屬土,為土中土穴,可統(tǒng)治一切與脾胃有關之疾,還具有保健強體之功,自古為歷代醫(yī)家所推崇。正如古人所云:“三里有白術之強,桂附之熱,參茸之功,硝黃之性。”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刺激足三里穴能使胃腸蠕動變得有力而規(guī)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調節(jié)心律,而且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的功能還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從而提高機體防衛(wèi)疾病的能力。
合谷屬多氣多血之陽明經(jīng),偏于補氣、調氣;太沖屬少氣多血之厥陰經(jīng),偏于補血、調血。兩穴一陽一陰,一氣一血,一腑一臟,一升一降,上下相配、陰陽相配能夠使氣血同調、陰陽同調、臟腑同調,達到調和營衛(wèi)、祛風解表、寬胸理氣、平肝息風、鎮(zhèn)靜安神、解痙止痛、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止痛之功能。中脘別名上紀、太倉、胃脘,屬任脈,為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穴位下正好是胃體中部,具有調理脾胃,化濕降逆(在于升降、燥濕的調理)。豐隆穴為古今醫(yī)學家所公認推崇的治療痰濕證的首選要穴,具有通經(jīng)活絡、通調脾胃氣機,能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的功效。針刺聽宮穴可以刺激鼓岬黏膜表面的血管神經(jīng)叢,治療耳鳴及眩暈。神門穴為手少陰心經(jīng)之輸穴、原穴,是心原氣留止之處,為養(yǎng)心神要穴,具有寧心安神、通經(jīng)活絡、開郁散結之作用。印堂穴位于督脈之上,針刺印堂穴能通竅蘇厥,通調十二經(jīng)脈之氣,使陰陽協(xié)調,氣機暢達。
眩暈是一種可大大小的疾病,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的治療,不然的話誘發(fā)其他的疾病,治療起來就沒有那么順利,希望上面講述的對于眩暈患者有效果。
健脾利濕,滋腎平肝。用于痰濕中阻、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
健客價: ¥25用于肝膽火盛引起的耳聾、耳鳴、耳底疼痛、目赤口苦、頭暈目眩、大便于燥。
健客價: ¥26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12用于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起的頭暈目眩、精神疲倦以及低磷血癥。
健客價: ¥20有止眩暈,補氣血,通血脈,舒筋活血等作用??捎糜诟哐獕翰?,腦血栓,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暈,頭脹,頭痛,目眩,肢體麻木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癱等病癥。
健客價: ¥32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所致月經(jīng)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
健客價: ¥16散風清熱。用于頭暈目眩、偏正頭痛。
健客價: ¥20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用于淤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言語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3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用于瘀血阻滯、風邪上擾所致的偏頭痛,癥見頭部脹痛或刺痛、痛有定處、反復發(fā)作、頭暈目眩、或惡心嘔吐、惡風。
健客價: ¥24疏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惡寒發(fā)熱,頭暈目眩,咳嗽,咽痛。
健客價: ¥18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11有止眩暈,補氣血,通血脈、舒筋活血等作用。可用于高血壓病,腦血栓,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暈,頭脹,頭痛,目眩,肢體麻木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癱等病癥。
健客價: ¥40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經(jīng)。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jīng)不調。
健客價: ¥7.5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jīng)不調,臍腹脹痛。
健客價: ¥18疏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惡寒發(fā)熱,頭暈目眩,咳嗽,咽痛。
健客價: ¥19.72散風清熱。用于風熱頭暈目眩,偏正頭痛,鼻塞牙痛。
健客價: ¥12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用于瘀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語言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9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用于淤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言語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5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用于瘀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言語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2.5散風清熱,瀉火止痛。用于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目眩、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健客價: ¥6補腎壯陽,生津。用于陽痿早泄,腰膝酸軟,津污自汗,頭目眩暈等癥。
健客價: ¥75鎮(zhèn)靜安神。用于“索龍”病引起的神志紊亂、驚悸、啞結、失眠多夢、頭暈目眩。
健客價: ¥35安和五臟、健腦安神。用于頭目眩暈,耳鳴,四肢乏力疲軟,食欲不振,睡眠不深,多夢。
健客價: ¥38滋補肝腎,清熱化痰。用于頭目眩暈,耳鳴耳聾,心驚失眠,手面麻木,潮熱盜汗,痰多胸悶等癥。
健客價: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