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肌肉痙攣的一種表現(xiàn),每個季節(jié)都可能會發(fā)生,發(fā)生落枕的原因主要是頸部脈絡受損、經(jīng)氣不調,睡覺時頸部的位置不當,或者頸部受到風寒、負重都會引起落枕,落枕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治療落枕可以用刮痧的方法。
落枕的癥狀
落枕的臨床表現(xiàn)為晨起突感頸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兩側俱痛,或一側重,一側輕。多數(shù)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涼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于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
刮痧治療
(一)癥狀
氣滯血瘀型落枕臨床表現(xiàn)為晨起頸項疼痛、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病側,舌脈如常人;風寒外襲型則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頭轉側受限,并伴惡風微發(fā)熱,頭痛等表證,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選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懸鐘、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當?shù)谝恍刈导幌?,旁開3寸。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關節(jié)后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懸鐘穴。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兩側都要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側的懸鐘穴,重刮,30次,出痧為度。
落枕怎么辦?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治療落枕的刮痧療法,操作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想要進行刮痧的話,我們最好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刮痧。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跌打瘀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
健客價: ¥68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跌打瘀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
健客價: ¥65適用于適用于因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周炎,頸痛病,腰肌勞損,骨質增生,跌打扭傷,腰間盤突出、落枕引起的各種疼痛,坐骨神經(jīng)痛等人群。
健客價: ¥28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跌打瘀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
健客價: ¥29適用于關節(jié)炎、腰肌勞損、落枕、頸椎病、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腰椎肥大、腱鞘炎等輔助治療。
健客價: ¥399適用于適用于因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周炎,頸痛病,腰肌勞損,骨質增生,跌打扭傷,腰間盤突出、落枕引起的各種疼痛,坐骨神經(jīng)痛等人群。
健客價: ¥50舒筋健腰丸:補益肝腎,強健筋骨,驅風除濕,活絡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奇正消痛貼膏: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跌打瘀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
健客價: ¥944.75薏辛除濕止痛膠囊:散寒除濕,活血止痛。用于痹癥寒濕閉阻,瘀血阻滯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腫脹等癥狀的輔助治療。 消痛貼膏: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跌打瘀痛、骨質增生、風濕及類風濕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和陳舊性傷痛等。
健客價: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