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眼外傷怎么辦
摘要:生活中人們總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就會造成人們眼外傷的發(fā)生。而眼外傷如果不能及時采用正確的措施進行急救,很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致盲。
生活中人們總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就會造成人們眼外傷的發(fā)生。而眼外傷如果不能及時采用正確的措施進行急救,很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致盲。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多了解一些眼外傷的急救常識。
下面大慶眼科醫(yī)院一病區(qū)主任劉廣才詳細為您介紹患者遭遇到眼外傷之后該如何處理:
【眼球鈍挫傷】
拳頭、石塊及球類打擊、跌撞、交通事故是眼球鈍挫傷的常見原因。
應急處理:若僅引起眼眶周圍
軟組織腫脹而無破口的,不可按揉或熱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應立即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鐘;出血停止后48小時開始熱敷,每天3-4次,每次15分鐘。如果出現(xiàn)
視力下降、眼前閃光感、視野缺損(眼前某一范圍內感覺被遮擋起來一樣)等,應該立即到醫(y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
【眼球穿通傷】
大多由于燃放鞭炮以及刀剪、彈弓、玻璃等直接刺傷引起,工人作業(yè)時鐵屑等彈到眼內也會引起,可造成眼內組織損傷甚至脫出。
應急處理:此時切忌把內容物送回眼眶或用水沖洗,會加重損傷或引起感染。應用清潔的紗布遮蓋,或使用大小合適的蓋子,經(jīng)開水等消毒后,蓋住傷眼并包扎,迅速送醫(yī)院,同時傷員應盡量避免顛簸及低頭動作,防止眼內容物進一步脫出。有時小孩手握竹筷或鉛筆奔跑不慎跌倒,竹筷或鉛筆扎入眼內,對于插入眼球內的異物原則上不應將其強行拉出,應立即送醫(yī)。
【眼異物傷】
包括眼表異物傷和眼內異物傷。眼表異物傷屬于較輕的異物傷,指眼表面包括結膜和角膜淺層的異物傷,異物附著在瞼結膜、球結膜、結膜囊內或角膜淺層,異物可包括灰塵、沙粒、鐵屑、睫毛等。傷眼有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
視力下降、結膜充血等。
應急處理:發(fā)生眼表異物傷后,切忌用手揉搓,應用生理鹽水或眼藥水浸濕消毒的棉簽輕輕地擦去異物,若異物較深不能除去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眼內異物傷是嚴重的異物傷,必須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酸堿化學傷】
由于堿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質,使化學物質很快浸入深層眼內,后果較酸性燒傷嚴重。
應急處理:無論酸、堿傷都切忌捂住雙眼,用手揉搓。應爭分奪秒地在現(xiàn)場用可得到的清潔水源徹底沖
洗眼部。有條件的,酸性燒傷用3%的小蘇打水沖洗,堿性燒傷用3%的硼酸水沖洗。沖洗時翻開眼瞼,轉動眼球,至少沖洗30分鐘,同時分秒必爭送往醫(yī)院治療。另外,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洗潔精、沐浴露、洗發(fā)水、花露水等不慎流入眼內,此時不要驚慌,可用大量清水沖洗眼部。
【輻射性眼損傷】
最常見的輻射傷是紫外線損傷,又稱電光性眼炎或雪盲。電焊、高原、雪地及紫外線燈管均可造成。一般在照射后3-8小時發(fā)作,表現(xiàn)為眼部強烈的異物感、刺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
應急處理:工作生活中應宣傳預防和保護措施,在強光下、雪地、水上工作應戴紫外線防護眼鏡;電焊工人和水銀燈下的電影工作者要戴防護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