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點狀角膜炎是一種病因不明、與系統(tǒng)性疾病無關的慢性隱匿性角膜上皮炎。特點是病史長、有間歇性異物感、結膜反應輕微,癥狀自發(fā)性緩解或加劇。出現(xiàn)特征性的角膜病變,通常結膜不受累。偶有發(fā)病早期出現(xiàn)輕微的結膜炎。疾病常在癥狀完全出現(xiàn)之后才能確診。
淺層點狀角膜炎發(fā)病機制不明。結膜刮片顯示有非典型的上皮細胞,胞質中有空泡,偶有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變性的上皮細胞和黏液。細菌培養(yǎng)顯示結膜菌群正常。對患者作角膜上皮培養(yǎng)或電鏡檢查,發(fā)現(xiàn)上皮并不易取材,提示基底膜與其半橋粒連接未受損傷。
淺層點狀角膜炎的病因:
1、細菌性感染:在各種細菌性結膜炎或瞼緣炎時,常合并角膜的上皮糜爛和點狀表層炎以及多膜邊緣部上皮下浸潤,這些病變在角膜上有時呈散在性,有時在全角膜上彌漫性分布,特別是角膜周邊部較多。
2、病毒性感染:在各種病毒性結膜炎的早期,??赡芟纫鸾悄c狀上皮糜爛。
3、頻繁的點眼藥水的刺激或紫外線刺激可引起角膜上皮糜爛和炎癥。
4、機械性刺激,可使上皮擦傷,倒睫及營養(yǎng)不良均可導致上皮糜爛和炎癥。
5、其他眼病,如干燥性角膜炎、春季結膜炎、藥物過敏均可引起角膜上皮的損害。
腺病毒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的最普遍型)引起的淺層點狀角膜炎約于3周內自行消散。瞼緣炎、沙眼和干燥性角膜炎需特定的治療。暴露于紫外線后所致者,可用作用短暫的睫狀肌麻痹劑、抗生素眼膏和包封患眼24小時。戴用接觸鏡過久引起的,可用抗生素眼膏(例如0.3%妥布霉素,每日3次)治療,但不要包封患眼,因嚴重感染的發(fā)病率高,這些病人次日需復診。如果淺層點狀角膜炎由局部藥物或防腐劑引起的,則須停用這些藥物或防腐劑。
1.原因治療:根據(jù)病因采取對癥治療。2.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點眼。3.微量皮質類固醇點眼或配合其他抗生素藥物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