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角膜好發(fā)于16~20歲的青年人,女性較多,開始常累單眼,繼而第二眼發(fā)病,在預后上,后者好于前者。
圓錐角膜的種類:
前部型圓錐角膜。后部型圓錐角膜又分完全型和局限型兩種。
圓錐角膜癥狀和體征:
前部型圓錐角膜,潛伏期圓錐角膜在此期很難診斷,如果一眼已確診為圓錐角膜,另一眼再出現屈光不正時,就應考慮圓錐角膜之可能。初期在這一階段臨床表現以屈光不正為主,此時的屈光不正完全可以用眼鏡來矯正。開始可能是近視,逐漸向散光和不規(guī)則散光發(fā)展。
完成期出現典型的圓錐角膜癥狀,表現為視力下降,一般眼鏡已無濟于事,只能用接觸鏡進行矯正。隨著病程的進展,圓錐頂端變得半透明,初期此處敏感,完成期感覺變得遲鈍,稱為Axenfeld氏征。此征不僅圓錐角膜有,有引起慢性角膜病,甚至長期戴接觸鏡的患者也可引起這種改變。
裂隙燈顯微鏡下所見:角膜圓錐一般被限制在角膜中心部分,錐頂每位于角膜中心偏鼻下側,該處突出、變薄,其厚度僅為正常的1/5~1/2。
圓錐角膜線:
位于圓錐頂的角膜基質層,呈垂直的互相平等的長約2毫米的細線,隨著病情的進展,愈來愈寬,似棚檣欄狀。粗看是直的,細看稍有彎曲。此征并非器質性改變,而是由于上、下瞼對角結膜緣的壓迫,下、下重于內、外側所致。
變性期角膜上皮下出現變性,以玻璃樣變性為主。角膜圓錐處形成疤痕,由于位于中心,視力銳減,用接觸鏡已不能矯正。角膜淺層有新生血管長入。
后部型圓錐角膜后圓錐角膜比較少見,臨床上分成二型:
First型是完全型,也稱靜止型。在整個角膜后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彎曲度加大,而角膜表面彎曲度正常,可能與先天異常有關。
第二型是局限型,在角膜后表面局限性變薄,前表面完全正常。這一型較常遇到。可能是由于后彈力膜和內皮受損所致。
其典型癥狀如下:
僅在女性發(fā)病,病變常為單眼(占61%)。后表面彎曲度加大,呈圓錐狀,其頂端常偏離中心,而角膜前表面彎曲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