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休息狀態(tài)的眼使平行光的視網(wǎng)膜的后面形成焦點,稱為遠視眼。這種眼的光學焦點在視網(wǎng)膜之后,因而在視網(wǎng)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
遠視的病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前后軸變短
眼腫瘤或眼眶的炎性腫塊可使眼球后極部內(nèi)陷并使之變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組織水腫均可使視網(wǎng)膜的黃斑區(qū)向前移;一種更為嚴重的情況,可以由視網(wǎng)膜剝離所引起,這種剝離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觸及晶體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變更為明顯。
眼病</a>理原因是什么"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5/191204036-20150531163112867.jpg" />
曲率性遠視
遠視眼的另一原因為曲率性遠視,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統(tǒng)中任何屈光體的表面彎曲度較小所形成,稱為曲率性遠視。角膜是易于發(fā)生這種變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傷或由角膜疾病所致。
從光學的理論計算,角膜的彎曲半徑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遠視。在這種曲率性遠視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幾乎都合并有散光。
屈光率性遠視
這是由于晶體的屈光效力減弱所致。系因老年時所發(fā)生的生理性變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療中引起的病理變化所造成;晶體向后脫位時也可產(chǎn)生遠視,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傷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體缺乏時可致高度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