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v在线,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大全视频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哮喘頻道 > 哮喘百科 > 治療 > 經(jīng)方合方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

經(jīng)方合方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

2019-04-23 來源:明醫(yī)公開課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針對過敏性鼻炎的特殊情況,烏梅丸中以黃芩代黃連,加訶子酸收專走肺竅,與烏梅相配,收斂止流的作用大增,再加苦參、白鮮皮、蟬蛻、僵蠶、蛇床子、川槿皮等,以清熱

 楊某,女,61歲,干部,2009年6月14日初診。病人自述患支氣管哮喘30余年,每遇勞累、天氣變化、吹風、受寒、受熱時均易發(fā)作,以晚上發(fā)作為劇。每發(fā)時須端坐呼吸,不能躺臥,伴咳嗽吐痰。

近年來,發(fā)作頻繁,服氨茶堿和中藥方皆無效,須用西藥噴霧劑始能緩解。察之面色潮紅,呼吸氣粗,胸悶煩躁,咳嗽痰黃,黏滯于咽喉,為之難受不已,唾出方舒,口渴口苦,小便黃,大便偏干,飲食、精神尚可,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處以大柴胡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皂莢丸加減:

處方:

柴胡15克半夏10克枳實10克

黃芩15克赤芍10克大棗10克

生姜10克虎杖30克龍骨30克

牡蠣30克茯苓15克牙皂10克

五劑。

2009年6月20日復診:服藥后,當晚氣喘減輕,未用噴霧劑也能平臥,現(xiàn)活動后仍有些氣喘、咳嗽,有少量痰,口干口苦,納食可,大便通暢,舌暗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擬用大小柴胡湯、桂枝茯苓丸加減:

處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

白參10克枳實15克赤芍10克

虎杖15克黃芩15克生姜10克

大棗10克肉桂末3克(沖服)

丹皮10克桃仁10克七劑。

2009年6月29日三診:哮喘、咳嗽已經(jīng)基本消失,倦怠、乏力,腰膝酸軟,舌暗紅苔薄白,脈細緩。擬用小柴胡湯、桂枝茯苓丸、參蛤散加減為丸:

處方:

柴胡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

赤芍10克虎杖10克黃芩10克

枳實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

茯苓15克肉桂5克沉香5克

高麗參10克蛤蚧1對紫河車10克

牙皂5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

五劑為蜜丸,每天2次,每次10克,一料藥大約可以吃兩個月,上方吃了三料,約半年后停藥,至今未發(fā)作。

組方解讀:我最早見到用大柴胡湯為主治療哮喘,是在經(jīng)方大師胡希恕的醫(yī)案上,當時感到難以理解,一則因為《傷寒論》原文沒有提到此方可以治哮喘,二則因為柴胡的藥性是疏達、提升的,而咳喘一類的病需要沉降,認為藥證不符。本案哮喘,我先后用過定喘丹、小青龍湯、厚樸麻黃湯、射干麻黃湯等麻黃制劑,效果不顯,最后才回想到用柴胡制劑。

仔細思考,小柴胡湯證的“胸脅苦滿”、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的“胸滿煩驚”,與喘滿的病機是相同的,即氣機升降失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jié)氣”,也早有明訓,畏其升提之性而不敢用于治療哮喘,是沒有讀到《本經(jīng)》的原文,更沒有理解《傷寒論》制方之妙:乃以柴胡之升達疏暢,與半夏、枳實、芍藥、龍骨、牡蠣之潛降酸收,相互配合,達到調(diào)節(jié)氣機、治療喘滿的道理。

哮喘往往有頑痰阻塞氣道,故患者時有黏痰卡住咽喉,必唾出為快,一診光用大柴胡湯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痰之力尚嫌不足,故更合用《金匱》皂莢丸,力辟頑痰。二診見哮喘趨于平緩,則改用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兼以補虛和活血。三診更合以后世名方參蛤散補腎納氣,制成蜜丸長期服用,標本兼治,得以數(shù)年不再發(fā)作。

大柴胡湯本有大黃,本案以虎杖代替,因為虎杖近年來頻繁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包松年先生認為:“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虎杖可抑制多種細菌,消除炎癥,虎杖甙水解后可生成大黃瀉素,有輕瀉作用;肺與大腸相表里,取其通腑,解除毒素對臟器的影響,腑氣通則肺氣降,毒素除則肺氣寧。

虎杖一名清血龍,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老慢支’常有肺郁血及肺纖維化形成,虎杖通過其活血作用,可改善肺循環(huán)及肺纖維化,促進肺臟功能的恢復。且虎杖有鎮(zhèn)咳功效,可謂一藥多功。”我用虎杖代替大黃的原因,還有一層考慮:即大黃必須后下,才有瀉熱通便的作用,煎藥者往往難以精心做到這一點,療效必然打折扣,而虎杖可以同其他藥物同煎,不影響療效,避免了煎藥過程中的麻煩。

過敏性鼻炎

辛某,女,39歲,2005年6月5日初診?;歼^敏性鼻炎十余年,每天早晨打噴嚏、鼻癢、流清涕如水,須持續(xù)一個多小時,不能自止,四季無差別,天冷尤劇,做過各種檢查,服過多種中西藥,均療效不顯。近年來,嗅覺下降,月經(jīng)尚正常,白帶較多清稀。察之患者面白,舌胖淡,津液多,口不渴,小便少,偶爾黃,脈弦細。擬用小青龍湯合縮泉丸加減:

處方:

麻黃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

細辛5克干姜10克半夏10克

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

烏藥10克山藥30克黃芪30克

白術(shù)10克防風10克蟬蛻5克

僵蠶10克。服十四劑。

7月1日二診:上方服后,噴嚏、鼻癢、流清涕程度減輕,時間也縮短,但月經(jīng)提前一周,量多,白帶偏黃,如豆腐渣狀,月經(jīng)前后陰搔癢,有慢性陰道炎病史,口苦,咽微痛,舌苔薄黃,脈細數(shù),擬用烏梅丸加減:

處方:

烏梅60克黃柏15克黃芩15克

麻黃10克干姜5克細辛5克

桂枝10克附子10克川椒5克

炙甘草10克當歸10克黃芪50克

防風10克白術(shù)15克苦參10克

白鮮皮15克蟬蛻10克僵蠶10克

訶子10克蛇床子15克川槿皮15克

蘇合香10克露蜂房10克五味子10克

烏藥10克益智仁10克山藥15克。

二劑為蜜丸,每天2次,每次10克,大約可服兩個月。

服上方兩料后,過敏性鼻炎基本治愈,嗅覺逐漸改善,追蹤三年,未曾復發(fā)。

組方解讀:過敏性鼻炎以打噴嚏、流清涕、鼻癢為主要證候,從病機上分析,多為肺寒挾有水飲,用小青龍湯是為正宗。然而,有時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反復發(fā)作的過敏性鼻炎,一味溫散,反而使肺氣更傷,故必須標本兼顧,本案一診采用了小青龍湯、玉屏風散、縮泉丸三方合方。

縮泉丸本為治療腎氣虛冷、膀胱失約、小便頻數(shù)而設,曾讀一位中醫(yī)前輩的書,他認為:過敏性鼻炎涕流不止者,當用縮泉丸,因為肺腎母子相通,共同完成通調(diào)水道的作用,固下即可以攝上,這個觀點頗有創(chuàng)意。三方合用,以小青龍湯溫肺化飲,玉屏風散益氣固表,縮泉丸溫下攝上,溫散與補益、固攝熔鑄一爐。

用藥后,雖然取得初步療效,究竟藥性偏溫,帶發(fā)了慢性陰道炎,出現(xiàn)月經(jīng)提前、瘙癢、口苦、舌苔薄黃等熱象,說明本案的病機較為復雜,下焦有伏熱,必須清熱堅陰,且不適合于用湯劑求速效,故二診改用烏梅丸合玉屏風散、縮泉丸,制成丸劑緩圖。

針對過敏性鼻炎的特殊情況,烏梅丸中以黃芩代黃連,加訶子酸收專走肺竅,與烏梅相配,收斂止流的作用大增,再加苦參、白鮮皮、蟬蛻、僵蠶、蛇床子、川槿皮等,以清熱、祛風、止癢。方中的蛇床子、川槿皮,很少有人內(nèi)服用于止癢。我從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讀到:蛇床子可治咳嗽咽喉癢(《朱良春醫(yī)集》,2006:336)試用于臨床,確實有效。朱良春先生善用白槿花治療過敏性結(jié)腸炎,白槿花,長沙藥店無貨,只好用川槿皮代替,亦有效。蛇床子性溫,川槿皮性寒,兩者同用,則不溫不涼,我常用于鼻癢、咽癢、皮膚瘙癢、陰癢等癥,感覺比傳統(tǒng)止癢抗過敏的對藥,如荊芥、防風,蟬蛻、僵蠶等效果要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