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為什么找上你?8種容易造成高血糖的習慣,你中了幾個?
肥胖可以導致人體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升高,是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肥胖糖友的血糖更不容易控制,但減重后血糖會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對于那些喜歡油炸、漢堡等高能量飲食的人,體質指數(shù)超標的人,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一定要格外當心糖尿病找上門。
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肥胖可以導致人體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升高,是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肥胖糖友的血糖更不容易控制,但減重后血糖會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對于那些喜歡油炸、漢堡等高能量飲食的人,體質指數(shù)超標的人,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一定要格外當心糖尿病找上門。
我國一項大型臨床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不論是業(yè)余時間的休息運動,還是規(guī)律的日常運動均能顯著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率。芬蘭研究發(fā)現(xiàn),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已不正常,但尚未嚴重到糖尿病的程度?;炑?,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糖耐量低減),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即空腹血糖受損)。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腺產(chǎn)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chǎn)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xiàn)糖尿病。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人數(shù)最多。
肥胖者得上糖尿病多數(shù)情況是出現(xiàn)了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為胰島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就是說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發(fā)生了抵抗
人們總說,病從口入,意思是說疾病多是經(jīng)食物傳染,應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其實我們在日常飲食中,不僅要避免飲食不潔,還要注意飲食不節(jié)的問題,因為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糖尿病。
近期一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壓力過大的兒童成年后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更高,這項研究警示父母應給后代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
遺傳在1型糖尿病發(fā)病中有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單卵雙胞胎發(fā)病的一致率為50%,也就是說其中之一得病,另一個就有50%的患病機率。而父母有糖尿病,兒女患病率僅為2~5%,且父親是1型糖尿病對后代的影響比母親更為顯著。
目前的研究證據(jù)提示:充足的蔬菜攝入量,特別是深綠色葉菜,對2型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可能有一定意義。成年人應該按照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300克-500克蔬菜、200克-350克水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以上。
雖然2型糖尿病具有較強的遺傳性,但是2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長期精神壓力過大等)引起的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從而引起的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