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衰老往往是先從腿開始的。有句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很多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和腿有關系,腿的活動除了關節(jié)、骨骼和肌肉以及血液供應以外,還受到大腦的支配,掌握人體的平衡和協(xié)調。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長壽的老人,步幅都是很穩(wěn)健、行走如風,腿部肌肉有力是長壽的表現(xiàn)。
腿部健康為何如此重要?
如果把身體比做一臺機器,“腿”就是提供動力的馬達。馬達不靈了,機器便會老化、運轉不良。人老后,不怕頭發(fā)變白、皮膚松弛,怕的就是腿腳不靈便。
我們站立、行走、跳躍...人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靠雙腿完成。我們從出生到離世,腿每時每刻都在工作。雙腿就像人體的承重墻。很少有人知道一個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兩條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體最大、最結實的關節(jié)和骨頭也在其中。
腿也是人體的交通樞紐,很多血液都要經過腿,小腿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心臟是把血液泵到全身,而小腿的肌肉在走路的時候就會發(fā)生作用,使得全身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除了睡覺腿每時每刻都是工作負擔超重的器官,不注重保養(yǎng),自然年久失修,未老先衰。腿的功能不好、不能走路的病人,常常會關聯(lián)導致很多其他疾病。
所以說,“年輕不養(yǎng)腿,老了要后悔。”因此,我們要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腿部保養(yǎng),防止提前衰老!
這幾種行為正在加速你腿部衰老!
1、愛穿高鞋
高跟鞋是很多女性的最愛,但鞋跟過細過高,會使小腿承受過多的重量,甚至超負荷,腿部肌肉不但會慢慢變粗,更會影響健康。
穿著高跟鞋,會削弱小腿靜脈回流功能,導致下肢靜脈淤血狀態(tài);鞋跟越高,淤血會越厲害,看上去“青筋暴出”,時間長了,還會經常半夜抽筋,雙腳會變形。
2、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是大部分人的習慣,但是這個動作會阻礙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導致下半身浮腫,你的大象腿就這么來了!
而且翹二郎腿時膝蓋處于彎曲的姿勢,時間長了,翹高的小腿外側有麻木和疼痛感,容易出現(xiàn)靜脈曲張,嚴重者出現(xiàn)足背無法抬起,甚至可能引發(fā)血栓。
3、久坐不動
很多人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坐著時,除腰部肌肉,包括小腿肌肉在內的人體大部分肌肉都處于放松狀態(tài),但長時間的放松并不好,因為肌肉需要不斷收縮,才能保持彈性和韌性。久坐不動就是在加速腿部肌肉的衰老。
此外,久坐不運動,下半身想不變胖都難。坐著的時候,腹股溝受到壓迫,導致血液流動和淋巴循環(huán)受阻。而血液流動、淋巴循環(huán)滯留受阻容易引發(fā)水腫。
4、腿部受涼
很多女性在寒冷的秋冬季節(jié)喜歡穿短裙,卻并不注意腿部保,長期下去,會寒氣鉆進小腿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久了還可能誘發(fā)骨關節(jié)炎。
5、穿緊身褲
緊身褲、塑形絲襪可能會阻礙小腿血液循環(huán),甚至導致下肢靜脈曲張,使小腿皮膚出現(xiàn)清晰可見的蜘蛛網(wǎng)狀毛細血管,甚至蚯蚓狀靜脈隆起。
很多人上了年紀之后,腿腳變得不靈便了,這其實是很多人年輕時不注意導致的。
因為我們從出生開始,腿部就一直工作著:從20歲開始,如果長期缺乏運動,就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喪失5%的肌肉組織。
30歲開始,人體的骨量達到峰值,之后成骨細胞活性降低,鈣流失加劇,骨量逐漸下降;等到上了年紀,很多人便會感覺到腿腳不靈便,稍微多走點路,雙腿就容易產生酸脹感,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雙腿發(fā)涼、麻木、抽筋、間歇性跛行等。
預防腿部衰老,必須做好這幾點!
1、熱水泡腳
在寒冷的秋冬季,最離不開的就是熱水泡腳。睡前用熱水泡泡腳,不僅有利于保暖,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可有效緩解雙腿乏力,提高睡眠質量,一舉多得。不過要注意,患有靜脈曲張的人群不宜長時間泡腳,建議可以采用按摩儀器緩解不適。
2、勤曬太陽
別小看曬太陽,它能幫助我們獲得維生素D,這可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有助于骨骼的健康成長,保護我們的雙腿。
3、多做按摩
腿部按摩是緩解腿部勞累、加強腿部機能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推薦方法:呈站立位彎腰或坐位雙腿下垂,先用雙手掌指同時輕輕拍打雙腿,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反復拍打數(shù)遍,再用雙手握拳置于雙大腿和腿肚處,旋轉揉動數(shù)十次,然后再重復拍打動作,一日數(shù)次。
4、適量運動
延緩腿部肌肉衰老還需要多做下肢運動,具體做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
第一,養(yǎng)成每天清晨慢跑的良好習慣。
第二,常參加一些其它運動和勞動。
第三,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散步,這對防止腿部肌肉過早衰老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