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yī)藥領域,能與“神藥”阿司匹林一樣歷久彌新的藥物,恐怕只有二甲雙胍了。
眾所周知,二甲雙胍是治療
2型糖尿病的“權威”藥物,在各大治療指南中被列為一線降糖用藥。
數(shù)年來,隨著研究不斷深入,人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在
抗癌、抗衰老、
減肥等諸多領域,二甲雙胍同樣表現(xiàn)不俗。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當屬1998年英國一項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該研究肯定了二甲雙胍在心血管方面具有保護作用。
單在2018年,有關二甲雙胍的研究層出不窮,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
日前,來自臺灣的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表明,對于接受二甲雙胍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罹患老年性黃斑變性(AMD)風險顯著降低。
AMD是一種眼部退行性疾病,隨年齡增長,發(fā)病風險不斷增加。美國眼科研究所數(shù)據(jù)顯示,該病是美國50歲以上人群出現(xiàn)嚴重視力喪失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圍影響約2000-2500萬人?,F(xiàn)如今,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影響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糖尿病和AMD有一個共同點,與炎癥和氧化應激有關。基于此種共性,研究人員推測,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二甲雙胍或可用于降低AMD的罹患風險。
研究人員利用臺灣居民健康保險數(shù)據(jù)庫,收集了2001-2013年間初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數(shù)據(jù),依據(jù)是否服用二甲雙胍,將其分為兩組。
隨訪多年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組罹患AMD風險顯著降低。
首席研究員表示,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二甲雙胍對AMD發(fā)展具有保護作用,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這種機制。
2018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年會上公布了數(shù)項二甲雙胍相關最新研究成果。
英國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安慰劑相比,接受二甲雙胍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左室質量指數(shù)、診室血壓、體重和氧化應激。此發(fā)現(xiàn)揭示了一種新的二甲雙胍心血管保護作用機制,增加了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應用二甲雙胍的可能性。
在合并心衰的糖尿病患者中,通過二甲雙胍治療可保護心血管,但其中機制仍不明確。來自捷克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安慰劑相比,二甲雙胍組患者腸道相關激素水平顯著增加。此研究表明,二甲雙胍對心血管保護效應可能與腸道內分泌相關。
除心血管益處之外,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肥胖妊娠女性來說,在飲食干預基礎上進行二甲雙胍治療,可減少妊娠期女性體重增加,并且不影響
母嬰健康。
在癌癥治療方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再治療初期能損傷癌細胞,但隨著治療時間延長,癌細胞會通過改變線粒體基因表達“逃脫”攻擊。
臺灣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評估了二甲雙胍與肝細胞癌的關系,結果顯示,二甲雙胍治療與肝細胞癌風險下降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使用時間越長者的風險越小。
此外,近期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可緩解小鼠的尼古丁戒斷反應,從而可用于協(xié)助戒煙。二甲雙胍的抗炎作用可阻止免疫細胞向血管中釋放一種危險分子,抑制血栓形成,從而有望降低霧霾引發(fā)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期待在未來可以挖掘二甲雙胍更多神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