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的治療藥物種類繁多,但基層醫(yī)療機構仍以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為主。在新型藥物不能全面應用的情況下,這些常用藥物的合理應用也可使得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選藥原則】
1按糖尿病類型選藥
(1)1型糖尿病患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不宜用降糖藥。
(2)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及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效果不好、出現(xiàn)急性合并癥(酮癥酸中毒等)或嚴重慢性合并癥(視網(wǎng)膜病變、尿毒癥等)、嚴重應激狀態(tài)(急性心肌梗死等)、大中型手術、圍手術期及圍孕產(chǎn)期也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除上述情況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考慮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藥物。
2按體型選藥
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1)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為超重,首選二甲雙胍或糖苷酶抑制劑。因為該類藥物有胃腸道反應和體重下降的不良反應,對于超重或肥胖患者來說,正好化害為益。
(2)體重低于標準體重10%,首選胰島素促分泌劑(包括磺脲類和苯甲酸衍生物),有致體重增加的作用,對于消瘦者,正好一舉兩得。
3按高血糖類型選藥
(1)只是單純餐后血糖高,首選α-糖苷酶抑制劑。用1-2周后血糖仍高,增加劑量或2種藥合并。
(2)餐后血糖升高為主,伴餐前血糖輕度升高,首選餐時血糖調節(jié)劑苯甲酸類(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稍诓蜁r服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或快速粗胰島素分泌劑(瑞格列奈)。
(3)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應考慮用磺脲類、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
血糖達到18mmol/L,開始用兩種不同作用的藥,待血糖降后,再逐漸減量或撤掉一種藥。
4有無其它伴隨疾病
(1)伴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先考慮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糖苷酶抑制劑。
(2)伴有胃腸道疾病,不要使用雙胍類和糖苷酶抑制劑。
(3)伴有慢支、肺氣腫等肺通氣不良的疾病,慎用雙胍類。
(4)伴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類;肝功不良者,用胰島素(口服藥多經(jīng)肝代謝,只能慎用拜糖平或倍欣)。
(5)伴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病,用胰島素。
(6)腎功不良者,用胰島素。對血糖輕度升高者,必要時在磺脲類中只能用格列喹酮;也可用拜糖平,倍欣或瑞格列奈。
5按年齡選藥
老年患者,慎用長效的磺脲類藥物,最好使用苯甲酸衍生物;
格列本脲為長效廉價的降糖藥,量大時易在午夜發(fā)生低血糖(老年人尤其如此),老年人盡量不用格列本脲;
選用雙胍類時,因苯乙雙胍已發(fā)生路酸性酸中毒,在國外禁用。所以除非卻因經(jīng)濟困難不能用二甲雙胍者外,一般還是選用二甲雙胍。
【糖尿病雙ABC控制目標】
第一個ABC:
A(HbA1c)<6.5%(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
B(血壓,bloodpressure)<130/80mmHg;
C(LDL-C)<2.6mmol/L。
第二個ABC:
A(阿司匹林),對無禁忌癥并有心血管病高危病患者,75~100mg/d。
B(糾正胰島素抵抗)
C(控制體重)
【治療程序】
1初診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strong>
飲食、運動和體重控制失?。℉bA1c>6.5%)后,選不促進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者優(yōu)先選用雙胍類或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餐后血糖升高為主者也可優(yōu)先選用α糖苷酶抑制劑→失敗(HbA1c>6.5%),聯(lián)用或換用胰島素。
2初診體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
飲食、運動和體重控制失?。℉bA1c>6.5%),首選胰島素促分泌劑或α糖苷酶抑制劑→失?。℉bA1c>6.5%)→加用非胰島素促分泌劑→失?。℉bA1c>6.5%)→聯(lián)用二甲雙胍或聯(lián)用及換用胰島素。
【聯(lián)用胰島素的建議】
繼續(xù)使用口服降糖藥,晚10點使用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初始劑量為0.2U/kg,監(jiān)測血糖,酌情調整劑量。
2型糖尿病開始聯(lián)用胰島素治療的指征包括:
1非藥物治療和(或)口服藥物治療時,血糖不能達標(HbA1c>6.5%);
2口服藥物雖然能滿意控制血糖,但因藥物副作用不能堅持服用者;
3規(guī)律治療和口服藥物治療后HbA1c>7.0%者;
4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及早用。
口服降糖藥物的適應癥:
2型糖尿病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血糖控制不滿意者。
口服降糖藥的要求:
1安全、有效、實惠
2.副作用小
3.依從性差
4.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時降低餐后血糖
5.降低HbA1c6.無嚴重低血糖
2型糖尿病采用胰島素治療的情況:
1酮癥酸中毒、
2高滲性非酮癥酸中毒、
3合并感染、
4創(chuàng)傷或大手術、
5妊娠、
6使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滿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