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糖尿病患者選用中藥,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選用中藥直接治療糖尿病或緩解糖尿病引起的并發(fā)癥。
2.選用中藥治療感冒、消化不良、便秘等與糖尿病基本無關的其他疾病。
對于第一種情形,服藥方式一般是中藥湯劑,兼用中成藥。由于中藥湯劑一般由中醫(yī)師開具,基本不存在西醫(yī)開中藥湯劑,或者是自我藥療的情況,所以,基本都能在辯證論治理論指導下選藥組方,也基本不考慮哪個中藥可能會影響患者血糖管理。簡單地說,只要是符合中醫(yī)藥辨證論治理論所選的中藥,就可以給患者用,基本不考慮其對血糖的影響作用。
對于第二種情形,服藥方式一般是中成藥,也會選用中藥湯劑。而中成藥既可以由中醫(yī)師開具,也可以由西醫(yī)師開具,其中的OTC藥品(非處方藥)更是可以直接在藥店購買。這個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不辨證用藥的情況,也就必須要考慮中藥對患者血糖的影響。根據(jù)目前掌握的資料,需要考慮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2類:
a.劑型因素
很多中成藥在制劑過程中使用了糖類,例如顆粒劑、蜜丸等。根據(jù)《中藥藥劑學》的統(tǒng)計,水溶性顆粒劑目前最常用的輔料就是糖粉(蔗糖結晶后的細粉)和糊精,片劑的輔料和包衣也可能涉及糖粉或糖漿,而蜜丸更是含有藥粉量1-1.5倍的蜂蜜(還原糖不少于64%),而這些糖類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額外的負擔,需要通過飲食或藥物的調整來平衡和消化這種負擔。所以,糖尿病患者選用中成藥時應注意這些因素,現(xiàn)在也有很多無糖型的中成藥可供選擇,例如感冒時可以選用無糖的感冒清熱顆粒。
b.藥物因素
臨床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一些中藥能夠引起血糖的意外波動,例如人參、甘草、鹿茸等,但并不是在所有使用這些中藥的人群身上都發(fā)生,只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意外的血糖升高?,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中藥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可使血糖升高,減弱降血糖藥的功效。至于為什么有些患者服用后血糖升高而有些患者不升高,就可能與藥材性效質量和機體狀態(tài)有關了。所以,穩(wěn)妥起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人參、甘草、鹿茸的中成藥時,應密切監(jiān)測血糖變化。筆者曾參與一例血糖不明原因升高的臨床會診,最后在停用含有甘草的中藥成方制劑后,血糖才得以穩(wěn)定。
綜上,糖尿病患者在選用中藥時,應盡量前往中醫(yī)科辨證論治后選用湯藥治療,如果要選用中成藥,應注意其中所含的中藥和制劑輔料,盡可能選用無糖的專供藥品;如果選用了含糖或不知是否含糖的中成藥,或者是含有人參、甘草、鹿茸等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中藥的中成藥,應密切監(jiān)測血糖并作出飲食或西藥降糖藥的調整,如果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應及時停藥或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