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聯(lián)用,也應關(guān)注十八反和十九畏!
摘要:加強中藥毒理學的研究目前我國對中藥毒性的認識是有限的。尤其是有些現(xiàn)代中藥制劑制備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制劑,毒性大小也必然不同。加強中藥毒理學基礎的研究,為安全使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為了進一步加強執(zhí)行《處方管理辦法》,保證中成藥臨床用藥安全,提高中藥藥學服務質(zhì)量,科普總結(jié)了一些常用中成藥組成中含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藥物,臨床醫(yī)師使用中成藥時必須了解各類中成藥的組成,需詢問病人病史和用藥情況,務必考慮到十八反、十九畏的危害,以防止合并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
十八反:含川烏、草烏、附子成分的中成藥應當避免含有貝母、瓜蔞、半夏、白芨、白蘞的藥物;
含川烏:咳喘六味合劑、強力天麻杜仲丸、腫痛安、風濕骨痛膠囊
含草烏:小金丸、咳喘六味合劑
含附子:
右歸膠囊、溫胃舒顆粒、附桂骨痛顆粒、尪痹顆粒
含半夏:藿香正氣膠囊、蘇子降氣丸、桔紅痰咳液、香砂養(yǎng)胃片、
清腦復神液、甜夢膠囊
含貝母:蜜煉川貝枇杷膏、黃氏響聲丸、翁瀝通膠囊
含白芨:胃康膠囊、利肺片
含瓜蔞:乳癖消膠囊
含甘草的不可與大戟、海藻、芫花、甘遂同用
含海藻:心通口服液、乳癖消膠囊、乳核散結(jié)片
十九畏:含人參的復方斑蝥膠囊、康塞迪膠囊不可與含有五靈脂的平消片、小金膠囊同用。含丁香的珍寶丸、扎沖十三味丸不可與含有郁金的消栓通絡膠囊、膽康膠囊一起同用。
此外要保證中成藥的用藥安全,還必須加強中成藥的藥學研究,運用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shù),提高中藥制劑水平,加強對中成藥化學成分的研究。
加強中藥毒理學的研究目前我國對中藥毒性的認識是有限的。尤其是有些現(xiàn)代中藥制劑制備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制劑,毒性大小也必然不同。加強中藥毒理學基礎的研究,為安全使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建立健全中成藥不良反應監(jiān)測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不良反應檢測體系和逐級申報、管理和分析系統(tǒng),加強對中藥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和監(jiān)護,才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各種預防、診斷和分析手段,充分調(diào)動中醫(yī)藥人員和患者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識別和防衛(wèi)能力。做到事前防衛(wèi)、事后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做決策分析,使中成藥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