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是我國武術傳統(tǒng)的基本功,猶如萬丈高樓之地基,無基則無以成高樓。站樁是武術中最獨特的修煉方法。它是以靜站的方法養(yǎng)練氣息,增強力量,鍛煉周身氣血的活暢,達到強身、健身、養(yǎng)身、防身的目的。
站樁的樁字取義于“樁”,少林,武當,峨嵋各派拳法的修煉對站樁也極其重視,必須首先要練好蹲馬、站樁。拳家有云:“未習打,先站樁”,“無腰無馬不成功夫”。中國近代拳學改革家,拳學理論家,大成拳創(chuàng)始人王薌齋曾對站樁有過高度的評價:“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乃是生生不已之動”。這些都說明了站樁在武功修煉過程中極其重要。
站樁的姿勢,要領
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正直,小腹放松;兩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張,兩手相距20厘米,兩手離胸約20厘米,環(huán)抱成半圓形;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頭正直,下鄂微內收。兩眼向前平視,閉目或半閉目均可。口似張似閉,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
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帶松開,而且飯前、飯后一小時不宜練習。按照下面這簡單6步,你會逐步充實腎精,大補元氣,體壯長壽,堅而持久!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tài),就能健康長壽。
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后,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
1.腳:兩腳呈內“八字”形站立,兩手抬至胸前,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
2.頭:頭要正,百會上領,下頦微收??谖⑽㈤],舌抵上腭,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3.手:手指自然舒張,中間仿佛有一個氣球,兩手要小心翼翼地捧著它、抱著它,兩臂圓撐,和身體環(huán)抱成半圓形,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后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4.肩:肩部放松,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松,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松地前后轉一轉。
5.膝: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狀態(tài)。
6.身體: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xiàn)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tài)。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
站樁初期腿疼、腰疼、身累、身乏、腳脹、腳疼、腿脹、、、、、、等等狀況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所以,必須適應,因此,繼續(xù)站下去就是硬道理,要么傻站、要么繼續(xù)站,沒有捷徑。
保持這個姿勢,盡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30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系,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是因為你的身體內元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
站樁14個注意事項
1、飯后一小時內,不可以站樁
2、站樁后半小時內,不要排大小便,特殊情況下不得低于一刻鐘
3、站樁后半小時內不要洗澡(建議一個小時則為最佳)
4、站樁半小時后,方可進餐;
5、深夜或夜間不要在野外站樁;
6、雷電天氣不要站樁;
7、不要在窗口迎風或是風口站樁;
8、飲酒后和醉酒后不宜站樁;
9、在情緒極度激烈時,如大悲、大喜、暴怒.等情況下,不要站樁;
10、站樁前后不要喝冷水、吃冷飲;
11、站樁后不可立即飲水;
12、著寬松的衣服站樁,衣領口要松開;
13、練站樁,最好要做到定時、定點;
14、練功時應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過猶不及。
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wěn)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盡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樁不僅是習武者走向武術圣殿的云梯,修煉精深功夫的捷徑,也是功效卓著的醫(yī)療方法。站樁療法的最大特點就是無副作用,不論室內室外,擺好姿勢,站立不動,猶如樹樁,自然呼吸,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此其道生”的境地。
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步長腦心通用于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中風中經絡,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舌強語謇及胸痹心痛、胸悶、心悸、氣短;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屬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33步長腦心通膠囊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步長腦心通膠囊用于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中風中經絡,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舌強語謇及胸痹心痛、胸悶、心悸、氣短;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屬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27清熱利濕,化瘀散結。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屬濕熱瘀阻證,證見:尿頻、尿急 尿淋瀝,會陰、下腹或腰骶部墜脹或疼痛,陰囊潮濕等。
健客價: ¥42.5疏肝健脾,消熱散淤,保肝護肝,軟堅散結。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損害
健客價: ¥42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體倦,面色萎黃以及脾不統(tǒng)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帶下諸癥。
健客價: ¥12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用于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胸悶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7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用于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胸悶胸痛;室性早搏、房室早搏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8補氣活血,逐瘀通絡。用于動脈硬化性腦梗塞恢復期中醫(yī)辯證為氣虛血瘀型中風中經絡者,癥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語言不利等。
健客價: ¥37養(yǎng)陰清熱、清熱活血。用于氣陰兩虛,脈絡瘀阻所致的消渴病(糖尿病),證見:神疲乏力,肢麻疼痛,頭暈耳鳴,自汗等。
健客價: ¥52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瀉泄,癥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
健客價: ¥12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價: ¥11疏肝利膽,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排石,用于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膽管炎、膽囊手術后綜合癥及膽道功能性疾病。
健客價: ¥40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行氣止痛。冠心舒通膠囊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證,癥見胸痛、胸悶、心慌、氣短;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28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可改善心、腦缺血性癥狀。
健客價: ¥35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氣滯,痰瘀凝聚所致的乳腺增生,乳房脹痛。
健客價: ¥47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
健客價: ¥19.5清熱解毒,化瘀行滯,除濕止帶。用于月經不調,痛經,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及盆腔炎等婦科炎癥。
健客價: ¥39活血化瘀,益氣止痛。適用于氣虛血瘀所致的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7理氣解郁、化瘀散結、利膽排石,用于膽石病氣滯證。癥見:右上腹脹滿疼痛,痛引肩背,胃脘痞滿,厭食油膩。
健客價: ¥28溫補心腎,活血化瘀。用于陽虛脈遲證,癥見脈遲、脈結、心悸、胸悶、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氣短乏力或頭暈、舌質暗淡或有齒痕、或舌有瘀斑、瘀點等。
健客價: ¥43補腎,益氣養(yǎng)血,提神醒腦。本品用于失眠健忘,精神不振,腰膝酸軟,病后體虛。
健客價: ¥84理氣止痛,和胃降。用于中焦氣滯所致胃脘, 痞滿脹痛,噯氣吞酸、淺表性胃炎等癥狀。
健客價: ¥281.由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斷發(fā)癬菌、紫色毛癬菌和疣狀毛癬菌等)、狗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引起的皮膚、頭發(fā)和甲的感染。 2. 各種癬?。w癬、股癬、手足癬和頭癬等)以及由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皮膚酵母菌感染。 3.由皮霉菌引起的甲癬(甲真菌感染)。
健客價: ¥31熄風滌痰,逐瘀止痛。用于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屬痰瘀阻絡證,證見:痛勢甚劇,或攻沖作痛,或痛如錐刺,或連及目齒,伴目眩畏光,胸悶脘脹,惡心嘔吐,急躁易怒,反復發(fā)作。
健客價: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