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迄今,抑郁癥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huán)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郁癥的發(fā)病過程。
抑郁癥患者不宜從事什么工作,最適合什么工作?
近50%被診斷存在抑郁癥的人同時存在焦慮癥;反之亦然。但焦慮和抑郁從本質上是不同的,焦慮往往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而抑郁是源于絕望和無助。焦慮可以產生能量和動力,抑郁是沒有能量的。
很多單位領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持懷疑態(tài)度,干脆將這些“問題員工”記入“另冊”;甚至就連患者本身也會悲觀地認為自己的前途從此灰暗,一輩子就只能像行尸走肉般過日子,再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工作生活。
目前有效抗抑郁治療手段,許多人難以接受,很多國家低于10%的患者愿意接受藥物治療;與其同時,不少國家抑郁癥患者難以獲得正確診斷,而無此疾病人卻被誤診。
控制癥狀,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首選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通過系統(tǒng)規(guī)范治療大約60-70%患者癥狀改善,但仍有20-30%患者無效,需要外科治療。
被診斷患有心理疾病是個大事。盡管無數權威人士聲稱,很多抑郁的人只是為了尋求關注,或者說是自私,但事實并非如此。抑郁會使人衰弱,就如很多其他的精神疾病一樣。
強迫癥其實很普遍,大部分的人都有出現過,甚至是小孩子,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一些學會走路不久的小孩在路上走的時候,會堅持走3步跳1下,其實這個也是強迫癥狀之一,只是沒有得到注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