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性心肌炎
(一)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如給予白喉抗毒素4萬~10萬U肌內注射或稀釋后靜脈滴注??股厥走x青霉素40萬~80萬U肌內注射,1次/d,療程7~10天。青霉素過敏者改用紅霉素40mg/(kg·d),分4次口服,療程同上。此外,利福平、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也有效。
2.絕對臥床休息 一般臥床休息時間不少于2個月,直至心臟完全恢復,因為有時極輕度的體力活動,如在床上坐起,去廁所大小便,即可能引起猝死。
3.適當應用營養(yǎng)心肌的藥物 如ARP、CTP、輔酶A、泛癸利酮(輔酶Ql0)、維生素B1、維生素C、肌苷及1,6-二磷酸果糖等。
4.糾正心衰及周圍循環(huán)衰竭 心衰者應給予低鈉飲食和限制水分攝入,慎用洋地黃類制劑,一般可先給予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苷K),成人每次0.125~0.25mg,兒童每次0.007mg/kg加50%葡萄糖20ml,緩慢靜脈注射,視病情可應用利尿藥和血管擴張藥。洋地黃用量應控制在常規(guī)劑量的1/2~2/3,以免發(fā)生中毒(此時病人對洋地黃類藥物敏感,易致過量中毒,應用時劑量宜小,但效果多不明顯)。如并發(fā)周圍循環(huán)衰竭時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間羥胺等。
5.糾正心律失常 對于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引起心排出量減少者,可應用阿托品、山莨菪堿或異丙腎上腺素0.5~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內緩慢靜脈滴注,必要時安置心臟臨時起搏器。如出現心動過速,尤其是室性心動過速,應用利多卡因、溴芐銨或普魯卡因胺等治療,但劑量應比常規(guī)用量小,以免過度抑制心肌。此外,尚需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加強護理及支持療法等,均不容忽視。
(二)預后
在應用抗毒素前,白喉性心肌炎的病死率較高,尤其是兒童可超過50%,成人約25%。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已很少能見到該病。白喉的病死率在應用抗毒素前可高達30%~45%,在應用抗毒素后,顯著降低。據我國部分地區(qū)統計,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病死率分別為10.3%、5.6%和3.3%。此病治療的早晚、臨床類型等均與預后密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為合并心肌炎。
白喉性心肌病的病死率很高,主要是出現完全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預后惡劣,急性期病死率甚至高達90%。
白喉性心肌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白喉性心肌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白喉性心肌炎找醫(yī)生
更多 >白喉性心肌炎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浦東新區(qū) 三級甲等
- 福建省立醫(yī)院 福州市 三級甲等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東湖區(qū) 三級甲等
- 江西省中醫(yī)院 東湖區(qū) 三級甲等
- 解放軍第四五五醫(yī)院 長寧區(qū) 三級甲等
- 鎮(zhèn)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鎮(zhèn)江市 三級甲等
- 廣州市越秀區(qū)兒童醫(yī)院 越秀區(qū) 二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