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高壓綜合征別名:顱內高壓綜合癥
(一)治療
1.病因治療 就是針對引起顱內壓增高的病因進行合理的治療。對于顱內占位或顱內血腫等應采取手術治療;有腦積水者可行腦脊液分流術;針對顱內感染或寄生蟲給予抗感染或抗寄生蟲治療等。同時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腦缺氧及腦代謝障礙,給氧及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以打斷引起腦水腫的惡性循環(huán)。
2.降低顱內壓和抗腦水腫 常用藥物:20%的甘露醇250ml快速靜脈滴注,每4~6小時1次;速尿20~40mg,每天靜脈推注2~4次,常與甘露醇交替使用;甘果糖(甘油果糖)注射液250~500ml,每天靜脈滴注2~3次;地塞米松5~10mg,靜脈或肌內注射,2~3次/d,或氫化可的松100mg靜脈滴注,1~2次/d;20%的人血白蛋白10~20g或濃縮干血漿等大分子的膠體靜脈輸入;近期新藥七葉皂甙鈉具有類固醇激素樣作用,適用于顱內壓增高不嚴重者,每次20~40mg,2~3次/d。如顱內壓增高不嚴重,也可口服50%的甘油鹽水、氫氯噻嗪(雙氫克脲噻)及氨苯蝶啶等。
若藥物治療無效或顱內壓增高癥狀不斷惡化,可行腦室穿刺引流術,或施行顳肌下減壓術、大骨瓣減壓術等。
3.控制液體入量、防止快速輸液 每天液體入量一般限制在2000ml左右,應根據患者對脫水藥物的反應、尿量多少、中心靜脈壓及電解質的變化等因素綜合考慮液體的入量及輸液速度。
4.監(jiān)護病情變化 嚴密觀察患者的主訴、意識狀態(tài)、瞳孔大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有條件者可進行持續(xù)顱內壓監(jiān)護。
5.其他 如冬眠低溫治療,可通過降低腦組織的代謝活動,減少耗氧量,防止腦水腫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起到降低顱內壓的作用。但它的效果不明顯,目前已少用。
(二)預后
經有效的脫水治療或手術治療,控制顱內高壓綜合征并不難,但病因治療的效果因病而異。病因不去除,則顱內高壓綜合征還會出現(xiàn)反復。
顱內高壓綜合征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顱內高壓綜合征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顱內高壓綜合征找醫(yī)生
更多 >顱內高壓綜合征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深圳市 三級
-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朝陽區(qū) 三級甲等
- 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 嘉定區(qū) 二級甲等
-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武侯區(qū) 三級甲等
- 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沙坪壩區(qū) 三級甲等
- 重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渝中區(qū) 三級甲等
- 章丘市中醫(yī)醫(yī)院 章丘市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