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一)發(fā)病原因
Ph1是CML的標志性染色體變化,由非隨機t(9;22)(q34;q11)形成。在9號染色體斷裂點上有c-abl基因,它的變異性可大于100kb。bcr基因位于22號染色體,是一個變異性很小的5.8kb DNA小片段,易位后22q-和9q 結合部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編碼一個特異的210kb蛋白質(P210),它是一種酪氨酸激酶,在腫瘤的發(fā)病中起作用。Ph1染色體在兒童CML中尚有它的特殊情況。
1.Ph1陰性CML 5%~10%有典型CML,臨床表現(xiàn)的病例Ph1陰性,可能有以下原因:
(1)其他染色體片段結合于22q,使Ph1的22q-在細胞遺傳學水平不易檢測到。
(2)9號染色體有斷裂或基因重排,但22q11未斷裂,分子生物學技術可檢測出CML Ph1陰性時的這些變化。
2.Ph1陽性急性白血病 Ph1染色體并不只存在于CML中,約3%~10%的兒童急性白血病有Ph1染色體。Ph1陽性急性白血病可以是CML急變,也可能是原發(fā)的急性白血病。在臨床和血液學檢查中區(qū)別這兩種情況很困難,但細胞遺傳學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查,可發(fā)現(xiàn)Ph1陽性急性白血病常為非CML特異的非隨機的染色體異常t(9;22)(q34;q11),有bcr基因以外的基因重排,并產(chǎn)生190kb蛋白(P190),在治療緩解后骨髓細胞中的Ph1染色體和P190即可消失。而CML則相反,有CML特異的非隨機染色體異常t(9;22)(q34;q11),無論在疾病的哪一個時期,Ph1染色體和bcr基因重排所產(chǎn)生的210kb蛋白(P210)始終存在。
(二)發(fā)病機制
1.克隆特征 CML是一個起源于骨髓單株多能干細胞的獲得性疾病,由于多能干細胞有向多個細胞系發(fā)育的潛能,CML急變時具不均一性,如急淋變、急粒變、急單變。
2.細胞生長特性 CML從單個病變細胞增殖,直至骨髓、外周血、脾臟中堆積大量的CML細胞,多種機制參與了這一過程。
3.細胞動力學 CML慢性期外周血粒細胞數(shù)數(shù)十倍甚至數(shù)百倍于正常粒細胞數(shù),這些細胞可自由循環(huán)于骨髓、外周血、脾臟間;CML細胞的半衰期比正常人粒細胞長5~10倍,這些細胞形態(tài)學上為未完全成熟的粒細胞,同時形態(tài)學上完全成熟的粒細胞半衰期也比正常人長2~4倍。CML細胞的增殖速度比正常人慢,因此細胞壽命延長是CML外周血中粒細胞明顯增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它的增殖速度。CML慢性期時髓系定向干細胞明顯增多,因此在干細胞培養(yǎng)中粒-單細胞集落形成單位(GM-CFU)數(shù)明顯增多,可高于正常人10~20倍。
4.疾病轉化基礎 CML起病時多能造血干細胞發(fā)生c-abl基因重排,形成腫瘤前期血細胞克隆,這一轉化過程中的克隆、出現(xiàn)細胞遺傳學變化,即形成Ph1染色體使ber/abl融合,融合基因下調酪氨酸激酶活力,使細胞凋亡紊亂。這些細胞中基因的不穩(wěn)定性增加和DNA復制過程中的自發(fā)性錯誤使病變細胞向更異常的方向發(fā)展,直至出現(xiàn)另一個新的細胞遺傳學變化。隨著這些變化,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失去正常關系,異??寺∫种普?寺∩L,異常的未成熟克隆呈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