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電圖概述
耳蝸電圖利用蝸神經動作電位(AP)反應閾接近聽閾的特點客觀估價難以合作者的聽閾,是目前鑒別耳聾病變部位(傳導性、耳蝸或蝸后)最準確方法。
耳蝸電圖正常值
SP不增高,SP/AP比值<0.4。
耳蝸電圖臨床意義
1.梅尼埃病的診斷“-SP”增高,使-SP/AP的比值大于正常范圍的高限(≥0.4 或 =0.45),SP-AP復合波增寬,SP與AP極性相反,AP為負,SP為正。
2. 感音性聽力損失SP不易識別,CM閾值明顯提高或最大刺激強度時依然引不出,CM的消失是感音性聽力損失的重要特征。
3.神經性聽力損失AP可以消失,CM卻正常或大致正常。
4.聽神經病出現(xiàn)優(yōu)勢-SP(SP/AP>0.4),-SP呈多峰形,SP-AP復合波波形增寬,AP幅度減低或消失。(SP為總和電位, AP為聽神經復合電位)
耳蝸電圖檢查方法
在聲音刺激下,聲波自前庭窗傳入耳蝸,引起基底膜的運動,致使外毛細胞的纖毛由于剪刀式運動而被彎曲,形成毛細胞頂部局部電流的變化,使機械能轉換成電能,在內耳產生三種電反應:耳窩微電位CM)、和電位(SP)和聽神經綜合動作電位(AP),激勵這三種電位,并做分析。
耳蝸電圖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清洗好耳朵。
檢查時禁忌:
1.必須在實驗室進行,選擇安靜的環(huán)境。
2.檢查時不要亂動,防止機器接觸不良,顯示不出正確的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