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CT檢查概述
腎上腺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腎上腺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腎上腺CT檢查正常值
無異常。
腎上腺CT檢查臨床意義
1.臨床表現及生化檢驗疑有腎上腺疾患的病人,CT可查明原因,進一步明確腫瘤的部位、性質。
2.腎上腺術后復查,觀察有無復發(fā)表現。
3.B超探測因肥胖而不能查清的病人,可作CT檢查。
適用于
1.腎上腺腫瘤、增生及其它病變,臨床懷疑為嗜鉻細胞瘤。
2.引導腎上腺病變的穿刺活檢。
腎上腺CT檢查檢查方法
1.做好檢查前準備。
2.檢查方法和掃描參數
(1)平掃:
①掃描體位:仰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臂上舉抱頭。
②掃描方式: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③定位掃描:確定掃描范圍、層厚、層距。
④掃描范圍:第12胸椎上緣至第1腰椎下緣。
⑤掃描機架傾斜角度:掃描機架0°。
⑥掃描野(FOV):體部范圍。
⑦掃描層厚:1~3mm。
⑧掃描間隔:1~3mm。
⑨重建算法:軟組織或標準算法。
⑩掃描參數:根據CT機型設定。
(2)增強掃描:為了解病變的血供情況或鑒別診斷有困難者,可作增強掃描。當臨床提示嗜鉻細胞瘤時,則造影劑注射速度應適當減慢,以免發(fā)生高血壓危象。
①對比劑用量:80~100ml離子或非離子型含碘對比劑。
②注射方式:壓力注射器靜脈內團注或加壓快速手推團注,注射速率2~3ml/s。
③掃描開始時間:注射60~80ml后開始連續(xù)掃描(8~10s掃描周期)。
④其他掃描程序和掃描參數:與平掃相同。
3.攝片要求
(1)依次順序拍攝定位片、平掃及增強圖像。
(2)圖像顯示采用軟組織窗,窗位L25~45HU,窗寬W200~400HU。
(3)必要時行冠狀面及矢狀面重建和攝片。
(4)測量病灶層面CT值及大小,必要時測量病灶層面增強前后的CT值變化。
腎上腺CT檢查注意事項
1.認真核對CT檢查申請單,了解病情,明確檢查目的和要求,對檢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請單,應與臨床醫(yī)師核準確認。
2.訓練病人呼吸及屏氣。
3.對增強掃描者,按含碘對比劑使用要求準備。
4.檢查前4h禁食。
5.檢查前30min內口服1%~2%的含碘對比劑水溶液500~800ml,臨上機前再服3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