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概述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是一種酶聯(lián)免疫技術。用于檢測包被于固相板孔中的待測抗原(或抗體)。即用酶標記抗體,并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使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載體表面進行,用洗滌法將液相中的游離成分洗除,最后通過酶作用于底物后顯色來判斷結果。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標本中相應抗體或抗原的量呈正比。此種顯色反應可通過ELISA檢測儀進行定量測定,這樣就將酶化學反應的敏感性和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結合起來,使ELISA方法成為一種既特異又敏感的檢測方法。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正常值
體內(nèi)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于動態(tài)平衡健康狀態(tài)。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臨床意義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是酶免疫測定技術中應用最廣的技術。常用的 ELISA 法有雙抗體夾心法和間接法,前者用于檢測大分子抗原,后者用于測定特異抗體。
在寄生蟲病方面,它用于對瘧原蟲、阿米巴、利日曼原蟲、錐蟲、血吸蟲、囊蟲、弓漿蟲、肺吸蟲、肝吸蟲、血絲蟲、旋毛蟲病等血清學診斷,這對人醫(yī)和獸醫(yī)都很重要。在病原微生物方面已用于檢查鏈球菌、沙門氏菌、布氏桿菌、結核桿菌、麻瘋桿菌、霍亂弧菌、淋球菌、假絲酵母菌等的抗體,還可用于破傷風抗毒素和霍亂弧菌抗毒素的測定以及檢測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感染后的抗體,可作診斷。對立克次氏體還可用以鑒別密切有關的種屬。也有用于檢查鸚鵡熱衣原體抗體的報導。試用于病毒抗體檢查報告的有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診、風疹、輪狀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 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腦炎病毒、黃熱病毒、狂犬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其敏感性都超過目前常用的檢查方法。在免疫性疾病方面有試用作自身疫病抗體測定以及對過敏的診斷,例如檢測各種過敏原的抗體、DNA 抗體及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紅斑性痕瘡抗體等等。在衛(wèi)生學方面,可用于檢測食品中葡萄球菌腸毒素及沙門氏菌毒素等等。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查方法
其基本方法是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 ( 聚苯乙烯微量反應板 ) 表面,使酶標記的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表面進行,用洗滌法將液相中的游離成分洗除。
根據(jù)ELISA所用的固相載體而區(qū)分為三大類型:一是采用聚苯乙烯微量板為載體的ELISA,即我們通常所指的ELISA(微量板 ELISA);另一類是用硝酸纖維膜為載體的ELISA,稱為斑點ELISA(Dot-ELISA);再一類是采用疏水性聚脂布作為載體的ELISA,稱為布ELISA(C-ELISA)。在微量板ELISA中,又根據(jù)其性質不同分為間接ELISA、雙抗體夾心ELISA、雙夾心ELISA、競爭 ELISA、阻斷ELISA及抗體捕捉ELISA。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注意事項
1. 底物:
各種酶都有對底物的特異性,所以使用不同種類的酶要求有不同的底物。
一旦酶結合物已經(jīng)確定(如 AP或HRP) ,那么可供選擇底物的范圍是很有限的。在這有限底物的范圍內(nèi)如何選擇合適的底物,應按下列幾個條件進行選擇: (1)底物在未被酶催化以前應該是無色的,而經(jīng)酶催化后有明顯的顏色變化,這樣可使結果分辨清楚;(2)所顯色澤易干洗脫;(3)顯色后的產(chǎn)物要求穩(wěn)定,在作定量測定時所產(chǎn)生的有色物質應該是可溶性的;(4)價廉,易得而且無毒。因此,對 AP酶結合物來講,一般均用硝基苯磷酸鹽,顯色后呈桔黃色,色澤穩(wěn)定,用2mol/LNaOH 終止反應,可用波長 403nm測定O.D值。
2. 洗滌劑與稀釋劑:
為了使特異性結合的抗體量盡可能多,包被微量反應板凹孔的抗原應該稍微過量。但在孵育或洗滌過程中,已吸附的抗原可能有部份會從固相載體上被洗滌下來。從而使加入被檢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以外的蛋白質很可能會吸附到原來包被抗原凹孔的空白處,增加本底顏色,產(chǎn)生假陽性反應,這是限制 ELISA 特異性的一個因素,因此不少學者在稀釋劑及洗滌劑中加入各種保護性阻劑來抑制非特異性蛋白的競爭性吸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