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還是用嘴吸?
今天查房時被病人問到:霧化吸入是用鼻子吸還是用嘴巴吸?我心中不禁一陣竊喜!
前陣子因為感冒,咳嗽得厲害,嘗試著做了一個星期的霧化吸入,為此,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還特意去丁香園找過答案,特此感謝丁香園版主「zzd000」和胡飛老師的奉獻,整理了一些資料與大家分享。
霧化天天做效果如何?
關于霧化吸入治療的一些問題
霧化吸入治療作為臨床上,尤其是呼吸科的一項特殊治療措施,有其特有的物理原則和硬件條件。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操作很難發(fā)揮最佳效果。要想霧化吸入治療真正發(fā)揮作用,并不是簡單把藥物加入霧化器,囑患者定時吸入就可以。
對于霧化吸入治療,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一治療的目標位置是哪里,小氣道還是肺泡?藥液量是否充足,驅動氣體是否足夠?霧化器種類是否合適,霧化器放置位置是否恰當,病人呼吸是否正確?
解疑釋惑還需掌握基礎
何謂霧化吸入治療
霧化吸入治療主要指氣溶膠吸入療法,將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藥物等制成氣溶膠,以煙或者霧的形式經(jīng)口腔、鼻腔或者氣管當然也包括氣管切開管吸入到氣道和肺臟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或者延緩癥狀之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
為什么需要霧化治療?
直達病灶:能夠使藥物直接到達氣道或者肺臟;
用藥量少:霧化治療相較全身用藥所需劑量較?。?/p>
起效迅速:藥物起效時間較口服藥物快(例如口服沙丁胺醇起效時間約為30分鐘而霧化吸入約為5分鐘);
副作用低:與全身性藥物治療相比,藥物副作用相比較很低。
用鼻吸還是用嘴吸?
搞清解剖結構關鍵問題迎刃而解
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氣溶膠沉降有三種機制,其中經(jīng)過鼻腔時,許多直徑較大的顆粒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內(nèi)粘附在鼻腔內(nèi)壁,而我們的霧化是要通過下氣道給藥,所以要避免藥液浪費,氣霧吸入經(jīng)口腔比鼻腔恰當。
這主要是由鼻腔的解剖結構決定的,鼻腔的口徑較口腔小,而且黏膜鼻甲彎曲,粒子經(jīng)過時更易沉降。無論哪種沉降機制鼻腔的沉降較口腔多,也就是在鼻腔的浪費藥量增多,達到肺泡或者小氣道的粒子數(shù)量減少,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氣溶膠是怎么沉積的?
氣溶膠沉積的三種機制:1.慣性撞擊(inertialimpaction);2.重力沉降(sedimentation);3.擴散(diffusion)
吸入的藥物都去哪兒了?
霧化吸入治療的藥代動力學:
上面這張圖清晰地告訴了我們霧化吸入時藥物所能達到的地方。霧化吸入治療時粒子所需達到的目的地是不同的。
藥物吸入:既能在上或下氣道、肺泡處直接發(fā)揮作用,也能在肺間質(zhì)局部發(fā)揮作用,還能能經(jīng)氣道吸收,在身體其它部位發(fā)揮作用。
給藥時要綜合考慮來計算所需藥物的量,包括:藥物在霧化裝置的殘留量,空氣中丟失的量,口腔隨漱口水丟失的量,藥物呼出的量,進入體內(nèi)的量(口咽鼻咽藥量、各級氣管以及肺部的量、到胃腸道的藥量)。
吸入時全身利用度包括胃腸道和肺進入量的總和,就要考慮肺利用度以及肝臟的首過代謝等等。
要想效果好關鍵靠技巧
霧化吸入器應該這么用
以最常用的氧氣霧化吸入器為例:
氧氣霧化吸入器使用技巧
1.組裝管路、藥杯及咬嘴。
2.將藥物放入儲藥杯,使其總體積為4~5ml。
3.病人必須維持坐直的姿勢。
4.連接氧氣裝置,調(diào)節(jié)氧氣流量,一般為6~8L/min的流速。
5.采用正常的呼吸型態(tài),中間夾以斷斷續(xù)續(xù)的深呼吸直到只有極少量液體噴濺或已沒有氣霧產(chǎn)生為止。
6.使用噴霧器時需使儲藥杯一直保持直立。
7.使用完后以無菌水或蒸餾水沖洗并風干。
精彩推薦:
1.手把手教你霧化吸入治療
2.吸氧不簡單五大要點常常被忽視
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360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300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及對常規(guī)療法治療無效的慢性支氣管痙攣。
健客價: ¥80對患者進行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259供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399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本品可供成人或兒童使用,兒童使用時請謹遵醫(yī)囑并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本產(chǎn)品。
健客價: ¥310本產(chǎn)品配合供氧設備,供患者吸氧或霧化吸入治療時使用,本品可調(diào)節(jié)氧吸入量。
健客價: ¥19本產(chǎn)品配合供氧設備,供患者吸氧或霧化吸入治療時使用,本品可調(diào)節(jié)氧吸入量。
健客價: ¥19本產(chǎn)品配合供氧設備,供患者吸氧或霧化吸入治療時使用,本品可調(diào)節(jié)氧吸入量。
健客價: ¥19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