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
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才能變成個人的行為,并能影響到長遠,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包括下面內容:
1.按時定位進餐:
寶寶按時進餐能保證每日就餐次數(shù)。根據(jù)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每隔3~4小時吃一次,這樣胃里空了,寶寶有饑餓感了,吃起來胃口就好。定位進餐是指寶寶吃飯固定坐在一個位置,以后天天如此,通過環(huán)境的刺激可引起進食的條件反射,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做好了進食的準備。
2.有固定的寶寶獨用的餐具:
如小碗、小匙、奶瓶等,使孩子一看到這些餐具就知道有東西吃了,于是唾液和胃液就會分泌,胃口就很好。
3.進餐環(huán)境安靜、思想集中:
當孩子進餐時環(huán)境要整潔、安靜,使孩子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要養(yǎng)成孩子集中思想吃飯的習慣,不要邊吃邊玩邊聽故事或做游戲,不要邊走邊吃,也不要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的缺點錯誤,這些都會分散進食的注意力并造成思想緊張,造成食欲不振和懼怕進食挨罵。
4.細嚼慢咽、自己動手吃飯:
周歲以后的孩子已能自己掌握各種餐具用餐,剛開始時可能掉飯較多,以后在大人的示范和帶教下會慢慢好轉,吃的姿勢也會逐漸正確。要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有助于腭骨的發(fā)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對一生的健康都有好處。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進餐姿勢,如匙、筷、碗的拿法,口腔兩側咀嚼,喝湯時不出聲音和正確的坐姿等等。
5.注意飲食衛(wèi)生:
如食前洗手,食后喝水或漱口,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不亂扔殘渣皮骨,不用手抓東西放到嘴里等。
6.控制零食:
零食主要是甜食,營養(yǎng)價值不高,但味道香甜,孩子喜歡吃,所以不準孩子吃零食是做不到的,但可以做到飯前不吃零食,一面影響正餐的食欲。零食可在飯后一些時候吃,作為主食的補充。
7.盡量不挑食、不偏食:
孩子對食物總有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區(qū)別,什么食物都能津津有味地吃的孩子是不多的,但是不能只吃某幾種菜,這會造成營養(yǎng)素的不足。在目前飲食結構中,肉、禽、蛋、魚、豆腐、蔬菜,是主要的幾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要養(yǎng)成都吃的習慣。